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中大醫學院團隊完成亞太區首宗無創治療肺癌個案,利用混合手術室及經氣管微波消融術,從病人口腔經支氣管放入導管至病變位置,再以微波技術加熱「叮熟」癌細胞,毋須開刀,病人術後翌日可出院。團隊指新技術適合不宜開刀的早期肺癌病人,期望能提供更佳的治療方案。
記者:何家朗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有年輕人及非吸煙者患肺癌的比率增加趨勢。現時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化療及電療,近年常用微創手術,但仍要開刀,病人術後康復需時,亦有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微波消融術是近年出現治療癌症的新技術,其原理與微波爐相似,利用微波令水分子震動,加熱至攝氏60度,足以令癌細胞被「叮熟」死亡。技術曾被用於治療肝癌,但仍需開刀放入導管。去年有港人醫生在倫敦率先應用經氣管微波消融術,從病人支氣管放入導管,完成全球首宗無創治療肺癌的個案。
適合高齡病人
中大醫學院胸腔外科團隊,去年9月起多次前往美國取經,接受經支氣管微波消融術訓練,終在本月4日完成亞太區首宗利用此技術無創治肺癌的手術個案,目前已完成三宗。
今次個案團隊特別利用配備「C型機械臂影像裝置」的混合手術室及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實時監測,可精準地將導管放入病變位置。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成員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副教授吳士衡表示,與傳統微創手術相比,以新技術治療肺癌,過程毋須開刀,可達致無創、無流血、無疤及無痛等好處,手術時間可減半至約1小時,並減低併發症風險,病人甚至能術後翌日出院。
吳士衡指,新技術亦有限制,腫瘤直徑需小於3厘米及不貼近血管,因此未必可以取代傳統微創手術,但就適合因年長、有長期病患或肺功能不足等原因導致不宜開刀的病人,亦適合治療早期肺癌的病人。他期望新技術能成為病人的全新治療方案選擇。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記者:何家朗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有年輕人及非吸煙者患肺癌的比率增加趨勢。現時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化療及電療,近年常用微創手術,但仍要開刀,病人術後康復需時,亦有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微波消融術是近年出現治療癌症的新技術,其原理與微波爐相似,利用微波令水分子震動,加熱至攝氏60度,足以令癌細胞被「叮熟」死亡。技術曾被用於治療肝癌,但仍需開刀放入導管。去年有港人醫生在倫敦率先應用經氣管微波消融術,從病人支氣管放入導管,完成全球首宗無創治療肺癌的個案。
適合高齡病人
中大醫學院胸腔外科團隊,去年9月起多次前往美國取經,接受經支氣管微波消融術訓練,終在本月4日完成亞太區首宗利用此技術無創治肺癌的手術個案,目前已完成三宗。
今次個案團隊特別利用配備「C型機械臂影像裝置」的混合手術室及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實時監測,可精準地將導管放入病變位置。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成員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副教授吳士衡表示,與傳統微創手術相比,以新技術治療肺癌,過程毋須開刀,可達致無創、無流血、無疤及無痛等好處,手術時間可減半至約1小時,並減低併發症風險,病人甚至能術後翌日出院。
吳士衡指,新技術亦有限制,腫瘤直徑需小於3厘米及不貼近血管,因此未必可以取代傳統微創手術,但就適合因年長、有長期病患或肺功能不足等原因導致不宜開刀的病人,亦適合治療早期肺癌的病人。他期望新技術能成為病人的全新治療方案選擇。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