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苦旱已久的北方小麥產區終於降下一場雪,久旱逢甘霖的河南、山西、山東、安徽等省份紛紛借機進行人工增雪,但此次降雪量平均只得數毫米,難以真正潤澤已連續乾旱數月的土地。而且,好景不長,這一場小雪後,未來一周不會再有較大的降水。
「一覺醒來,我沒看錯,真的下雪了!」昨日「北京初雪」是新浪微博話題榜的榜首熱詞,有1700多萬條微博提到這一場遲來的雪,網友紛紛拍攝上載故宮、天安門的雪景圖。新華社報道稱,由前晚8時至昨晨8時,全市平均降雪2毫米,最大降雪量是郊區昌平的4.4毫米。
108天無降水 民眾興奮
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主任張薔表示,北京選擇了密雲、門頭溝、延慶等9個區縣的33個高山作業點,「共進行了127輪次人工增雪作業,截至6時,共燃燒碘化銀焰條759 根。」張薔解釋,之所以要在山區作業,目的是盡可能降低森林火警危險程度、緩解旱情,隨着雲帶遠離京城,作業在中午結束。
北京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孫繼松對本報說,這次降雪「主要是靠大自然的力量」,人工影響只能讓局部的降雪增多,未來只能等再有自然降雪機會時,再進行人工增雪。此次北京降雪是 60年來最遲的「入冬初雪」,終結了108天無降水的紀錄,僅次於1970至1971年間的114天無降雨雪最高紀錄。
未來一周無大規模降水
新華社又引述國家氣象中心專家表示,此次降水過程利於黃淮等地冬麥產區土壤增墑(即土地「保濕」),過程較短暫,對緩和旱情作用有限,華北中東部、山東中北部等地的旱情仍將持續,隨着降水至昨晚逐漸減弱,未來一周難以形成較大規模的有效降水。
空軍飛機跨4省增雪
各地均趁此輪降水再助老天「一臂之力」,安徽省6市從8日至9日共發射火箭彈117枚,山西晉城發射炮彈20餘枚,空軍並出動一架國產運輸機,從濟南遙墻機場起飛,跨越山東、河南、安徽和江蘇共5萬平方公里面積,發射增雨彈400餘枚。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稱,全省平均降水量5.8毫米,其中信陽縣大坡嶺水文站最高錄得21毫米的降水量,「對全省旱情有較大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