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刀手」導遊強迫內地遊客購物引發雙方衝突事件,近日再爆出與導遊打架的安徽旅客張某收錢和解。面對龐大的內地遊客市場,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旅遊事務署、旅遊業議會等官民機構紛紛就導遊強迫內地遊客購物等類似事件反省自查,以期鞏固香港的旅遊形象。而內地旅遊業卻無甚動靜,有分析人士認為,內地旅遊業「惡女珍」之禍其實遠甚於港,應借機整頓。而部分遊客素質也待提高。
零團費作祟 香港內地皆有責
「阿珍」、「阿蓉」固然有失德之處,明眼人卻知背後實是「零團費」或「低價團」等作祟。2月1日實施的香港旅遊業議會「十招」新規對香港旅行社和導遊都做出了相應規範,而同一天實施的還有國家旅遊局和香港旅遊事務署共同制定的《內地居民赴港旅遊組團社與地接社合同要點》,除規範香港地接社的責任義務,對內地組團社也有明規。
以近日被揭醜聞為例,無論香港的友佳旅行社是否涉嫌「零團費」,內地組團社都有不可推卸責任。若是香港接待旅社低成本接團,內地組團社就有「明知故犯」之嫌,若內地組團社本身就低價攬客,則屬「以身試法」。
港業界屢檢討 內地鮮有反思
其實,不久前亦曾有媒體揭露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區數家無牌旅行社假借赴港遊之名狂宰內地客,這些低價團或是「賣豬仔」或是「貨不對辦」,強迫購物甚至搶劫,令「香港遊」蒙污。內地旅遊業的「阿珍式」導遊也是屢見不鮮。即使在北京,也不時聽聞有「黑旅行社」、「黑導遊」等將外地遊客拉到假長城、假皇陵強迫購物的事。
分析人士認為,單論旅遊景區硬件設施,內地目前或與香港相差無幾,但從業者的服務品質與水準卻望塵莫及。一個「阿珍」或「阿蓉」的個案在香港鬧得滿城風雨,而內地業界卻鮮有反思,從另一個角度看,恰恰說明香港旅遊業的總體管理水準優於內地。不過香港旅遊業對害群之馬也不可手下留情,更需防微杜漸,珍惜香港的旅遊聲譽。
鍾鳴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