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逃犯條例》修例人心惶惶,源自港人對內地司法制度沒信心,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2月於黨中央刊物《求是》發表文章,表明中國只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決不能走西方三權鼎立、司法獨立之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早前發表的《普遍定期審議工作組報告-中國》,揭示北京對四大建議如確保公平審訊等全數拒絕。有研究國際關係的學者認為內地赤裸裸向國際示明司法只是服務於黨,特區政府卻修訂《逃犯條例》,主動拆掉港人免陷冤獄的防火牆,屆時在港從事研究或新聞工作也是高危族,斥特區政府向北京獻媚、卻是向國際社會獻醜。
「倘說有公平審訊即講大話」
「到底中國大陸今時今日有冇司法獨立、有冇公平審訊?呢個正正係政府唔敢講嘅嘢;如果話有,一定係講大話。」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接受訪問時指,政府擬修訂《逃犯條例》惹來國際關注,事出有因,由過往的人權紀錄以至今年的聯合國報告及習近平撰文,國際均見中國內地司法制度不獨立,特區政府卻借台灣慘案過橋,衝擊回歸以來保障港人的防火牆,難怪令人憂慮一國兩制極速走樣變形。
他指特區政府回歸以來一直未能與內地達成移交協議,正因香港重視司法獨立、公平審訊及人權保障,「唔想同中國大陸嗰套社會主義法制(接軌)、想同冇規冇矩嘅法制刻意有個區隔」,刻下特區官員卻不再以香港核心價值為依歸,為了示忠,自毀長城,容許將港人移交內地審訊,直指內地過往「砌生豬肉」例子不少,被移交者不排除被加控罪名,「會涉及好多無辜嘅人,被掟咗過去,你冇辦法補救。」
他直指修例若通過,在港進行研究或新聞工作也是高危族,「唔知幾時你得罪中方某啲官員,雖然人在香港,都可以表面用經濟罪名被要求移交」,指過往異見者不時被涉逃稅、走私、貪腐或交通意外罪名,「先用啲非政治名目去禁錮呢班人,然後慢慢炮製佢哋,做一啲冤假錯案」。就算特區政府最終刪除可移交的經濟罪,陳亦不能接受,指公平審訊的原則是各階層應有,絕非某一階層的特權。
■記者許偉賢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倘說有公平審訊即講大話」
「到底中國大陸今時今日有冇司法獨立、有冇公平審訊?呢個正正係政府唔敢講嘅嘢;如果話有,一定係講大話。」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接受訪問時指,政府擬修訂《逃犯條例》惹來國際關注,事出有因,由過往的人權紀錄以至今年的聯合國報告及習近平撰文,國際均見中國內地司法制度不獨立,特區政府卻借台灣慘案過橋,衝擊回歸以來保障港人的防火牆,難怪令人憂慮一國兩制極速走樣變形。
他指特區政府回歸以來一直未能與內地達成移交協議,正因香港重視司法獨立、公平審訊及人權保障,「唔想同中國大陸嗰套社會主義法制(接軌)、想同冇規冇矩嘅法制刻意有個區隔」,刻下特區官員卻不再以香港核心價值為依歸,為了示忠,自毀長城,容許將港人移交內地審訊,直指內地過往「砌生豬肉」例子不少,被移交者不排除被加控罪名,「會涉及好多無辜嘅人,被掟咗過去,你冇辦法補救。」
他直指修例若通過,在港進行研究或新聞工作也是高危族,「唔知幾時你得罪中方某啲官員,雖然人在香港,都可以表面用經濟罪名被要求移交」,指過往異見者不時被涉逃稅、走私、貪腐或交通意外罪名,「先用啲非政治名目去禁錮呢班人,然後慢慢炮製佢哋,做一啲冤假錯案」。就算特區政府最終刪除可移交的經濟罪,陳亦不能接受,指公平審訊的原則是各階層應有,絕非某一階層的特權。
■記者許偉賢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