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瑪麗醫院骨科副顧問醫生郭厚仁表示,頸椎問題大多是由意外創傷、不良姿勢、脊柱退化及工作引致的累積性勞損等引致。頸椎出現問題,可大可小,輕則頭痛、頭暈,重則大小二便不能自控,嚴重者要動手術,但風險高,若不幸出現意外,可能致全身癱瘓。
郭厚仁說,頸椎有7節椎骨,下接胸椎;常見出問題是活動較多的第4至第6節,如第1至第5節的頸椎骨出現問題,會影響手腳的協調能力及感覺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不能控制大、小二便。
他表示,輕微的頸椎問題,可透過保守性的物理治療醫治,治癒機會率一般有六成以上;至於嚴重個案,如出現不能控制手腳的情况,則要做手術才能有效治療,但頸椎手術是風險很高的手術。
至於頸椎問題成因,郭醫生表示,有意外創傷及頸椎退化兩種,前者以年輕人為主,因為他們較活躍,容易因運動意外受傷;後者則以50歲以上人士較常見。隨着年齡增長,椎管會收縮壓住神經線,令頸椎出現問題;部分人因為先天椎管較窄,較易出現頸椎問題。
另外,長期不良的頸部姿勢、重複扭動頸部及長期維持固定姿勢,會令頸膊肌肉緊張,頸椎關節及椎間盤度受壓亦會加速頸椎退化。郭厚仁稱,都市人長期對着電腦、打機、玩手提電話等,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亦會增加頸椎出現問題的可能,但不良姿勢並非嚴重頸椎問題的主因。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