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六成人確診時已屬晚期免疫法治肺癌 多活一年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02日 06:35
2019年04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都市人久咳不癒,未必只是「感冒唔清」或「敏感咳」,亦有可能是患上嚴重疾病如肺癌,切勿掉以輕心。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2016年有3,780人死於肺癌。腫瘤科醫生指出,肺癌死亡率一直高企與早期病徵不明顯有關,估計逾六成病人確診時已屬第四期肺癌,令治療變得困難。近年醫學界引入免疫治療加上電化療,為不能切除腫瘤的病人帶來新希望,有助提升病人整體存活率。


記者:鍾麗霞

本港每年有逾4,000宗肺癌新症,以男患者佔多。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宇聰表示,早期肺癌很多時沒有任何症狀,部份在肺部腫瘤仍然較細小時發現的病人會久咳不癒或咳血,能夠及時求診檢查,便可在癌症較早期時確診及治療;亦有少數病人是在接受不相關的手術前,在例行肺部X光檢查偶然發現腫瘤。但不幸的是,超過六成肺癌患者診斷時已是第四期癌症。病人一般出現氣喘、摸到頸鎖骨有淋巴突出、甚或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骨折、面腫等病徵時,往往已經是肺癌後期症狀。


相關新聞:助身體識別 假正常細胞

大量擴散及年紀大不宜開刀

李稱,如能及早確診,第一期及第二期的早期肺癌腫瘤尚未大量擴散,在可行情況下通常會以手術切除腫瘤;針對開始擴散的第二期病人,則有機會在術後再用輔助性化療,如未能完全清除腫瘤,或需配合輔助性電療。當肺癌進入第三期,腫瘤開始大量擴散,一般需結合不同方法,並按需要評估不同治療方法先後次序,其中較常見為先以化療或電療縮小腫瘤,再評估能否切除,其後以輔助性化療或電療清除剩餘腫瘤。


肺癌病人年紀大亦未必適合做手術,李指,本港每年肺癌新症以65歲或以上人士佔最多,若病人術前心肺功能不足,或腫瘤無法單用手術切除,便只能以電化療處理。不過,即使患者能接受手術,亦要面對一定的創傷和風險,需時復原,尤其是長者可能大傷元氣,切除肺葉手術30天後死亡率約為2至3%。


近期有最新的國際研究發現,免疫治療藥物「度伐利尤單抗」用於腫瘤未能切除的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療效理想,屬手術以外的另一治療方向。李指研究有713名來自26個國家的患者參加,接受度伐利尤單抗治療組別12個月整體存活率為83.1%,24個月整體存活率是66.3%,比無用藥的安慰劑組別的75.3%及55.6%為高。前者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為17.2個月,較安慰劑組別的5.6個月長11.6個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