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言中醫:中醫治療黃褐斑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04日 21:35
2019年04月04日 21:35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
愛美是女生天生的本性,但有時候面上會長出一些色斑,影響外觀。女生們都會想盡方法消除這些色斑,外塗昂貴的祛斑產品。
黃褐斑是指面上出現面積大小不等的黃褐斑或淡黑色的斑塊,發生在面部的呈對稱性淡黃色或深褐色的一種皮膚病。有的形似蝴蝶,故稱蝴蝶斑,又因黃褐斑與肝有關,故稱肝斑。黃褐斑屬於中醫黧黑斑範疇。
中醫將其病因、病機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包括精血不足,不能上榮於面;或氣血痰瘀積滯皮下,色素沉着而致;或肝郁氣滯,郁久化熱,灼傷陰血,致使顏面氣血失和而發病;或脾虛生濕,濕熱蘊結,上蒸於面所致;也有人認為與沖任有關,沖任起於胞宮,最終上行至面部,肝鬱血滯損傷沖任,氣血不能上榮於面,故致本病。
黃褐斑中醫分型:
.肝氣鬱結型:肝氣鬱結型黃褐斑的症狀為分佈範圍廣,但多在眼周、顴部、眉弓、面頰等處;斑色多為淺褐或深褐色,部份患者在月經來潮前色斑加重,經後色斑減輕。
.脾虛型:脾虛型黃褐斑的症狀為分佈在口周、面頰、鼻翼周圍等處,斑色多為黃褐,大部份患者膚色偏黃,或顏面虛浮。
.腎陰虛型:腎陰虛型黃褐斑的症狀為分佈在耳前、兩頰、額部等處,斑色多為黑褐,部份患者膚色偏暗發枯或萎黃不澤,或有黑眼圈;皮膚多乾燥,午後顴紅。
.腎陽虛型:腎陽虛型黃褐斑的症狀為分佈在耳前、額部、面頰外側等處,斑色多為黑褐;部份患者膚色晦暗無光,或有黑眼圈,重者晨起顏面浮腫或眼瞼水腫。
.氣血虧虛型:月經量少,經後頭暈,易失眠,伴有乏力心慌、少氣懶言。
因每人體質不同,詳情請詢問主診 醫師。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香港仔)陳俞霏醫師
隔周四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