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人物專訪】港人行路快、說話快、轉數快,事事講求效率,通常帶來兩種後果:一是健康響警號,二是對生活麻木生厭。羅莜薇(May)原是典型女強人,在日本化妝品牌資生堂工作了20年,從市場部小花晉升至總經理,一周有做不完的工作,周末喪玩喪蒲。同事一句戲言:「你星期一返工個樣仲殘過星期五」令她覺悟,兩年前離職,投資內地茶室再引進香港創立潮茶品牌「茶老七」,學習將慢活變成事業。
記者:蔡亮
May原為資生堂高層,位高權重但壓力不少,四、五年前她已意識到長期工作壓力影響健康,於是培養興趣,最初選擇泰拳。她笑說:「可能我個性比較激,當時只想喺工餘時間培養其他嗜好,諗到打泰拳可以減肥就去學,但越打越躁,令自己拉得更緊。」May很快便放棄,朋友見她平日喜歡喝茶,提議她去學茶,「初學時經常淥傷手,因為我一邊沖水,一邊睇手機」。導師問她泡第幾泡茶,每泡茶有甚麼分別,她總是答不上。「原來學茶有好多步驟、資料要記,開始時覺得係束縛,後來逐步領悟,在導師身上學到沖茶並非學技巧,而是品茶品人生,漸漸對慢活、放空另有一番感受」。
兩年前離職,原先以為可一嘗慢活,但朋友在深圳經營茶室,又在潮州自設茶山,觸動了May的商業觸角。「嗰度係一間好傳統嘅茶室,茶葉質素好高,但冇形象、包裝可言。我鍾意飲茶,希望創造一個年輕有活力嘅品牌,用新手法包裝,將一啲好茶帶入香港」。
May一擲七位數入股,專責發展香港市場,雖然在推廣產品方面經驗豐富,但一切由零開始,難免感到吃力,尤其要經常北上搜尋茶葉,與各地茶農溝通是一大挑戰。「我以往都要北上開會,但去開北京上海,大部份business partner嘅文化背景相近,依家去嘅係極偏遠嘅茶山,好難適應當地衞生環境。不過既然工作需要,都要硬住頭皮去做,依家開始習慣,屋企工人姐姐幫我執好一個出trip用嘅行李篋,有齊各種衞生消毒用品」。
將慢活變事業
每次往茶山試茶、買茶,主要由拍檔領軍,至於包裝及宣傳則是May的強項。印象中的中國茶葉,東方色彩濃厚,風格亦偏向中性,May卻一反傳統,改走女性化路線。「我身上流住cosmetic嘅血,少不免以化妝品做標準,包裝要靚,設計要有心思,例如我唔用大路嘅供罐,採用手敲紋茶葉罐,罐內再加一層密封錫紙,一嚟可以保存茶葉味,二嚟令人有種神秘感和矜貴感覺,好似貴價面霜都會添加一層保護膜」。
May現時以開拓市場為目標,茶的種類主要是單叢、普洱、蜜蘭香和玫瑰,定價為入門版,由數十元至數百元不等。在形象方面刻意營造時尚感覺,茶葉罐和包裝盒色彩繽紛,又與插畫師、創作人crossover推出限量版,吸引女士目光。「我哋開pop up store,好多人以為我哋賣糖果、朱古力,知道我哋賣茶葉後,又以為係日本台灣品牌。我哋目標顧客係OL,靚包裝不但吸引佢哋買嚟自用,而且適合用嚟送禮,聖誕節同農曆新年係旺季」。
每年春季,May都有一個任務,就是去潮州鳳凰山採春茶。鳳凰山是潮州第一高峯,產茶歷史悠久,每到採春茶季節特別熱鬧。「去年第一次同採茶姑娘上山,完全體會到粒粒皆辛苦嘅道理,我跟足整過過程,每片茶葉經採茶、晾青、殺青、揉捻、烘焙等,絕對唔簡單,每一片都得來不易」。May回想以前跌了茶葉會隨手丟棄,但現在跌一片都會拾起。「我計劃每年都去採春茶,感受一杯茶背後嘅付出,提醒自己要珍惜」。
品茶原為學習慢活,機緣巧合下,興趣變成事業,每日忙策劃、銷售、推廣,甚至上山試茶、採茶,雖說創業的滿足感和成功感比打工大得多,但壓力也相應增加。
學習慢活是否比創業更奢侈?May說:「我唔係可以完全慢落嚟嘅人,依家追求嘅慢活係每日有段放鬆時間。晚飯後點香薰,沖杯茶,陪住四貓一狗,已經夠refresh」。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記者:蔡亮
May原為資生堂高層,位高權重但壓力不少,四、五年前她已意識到長期工作壓力影響健康,於是培養興趣,最初選擇泰拳。她笑說:「可能我個性比較激,當時只想喺工餘時間培養其他嗜好,諗到打泰拳可以減肥就去學,但越打越躁,令自己拉得更緊。」May很快便放棄,朋友見她平日喜歡喝茶,提議她去學茶,「初學時經常淥傷手,因為我一邊沖水,一邊睇手機」。導師問她泡第幾泡茶,每泡茶有甚麼分別,她總是答不上。「原來學茶有好多步驟、資料要記,開始時覺得係束縛,後來逐步領悟,在導師身上學到沖茶並非學技巧,而是品茶品人生,漸漸對慢活、放空另有一番感受」。
兩年前離職,原先以為可一嘗慢活,但朋友在深圳經營茶室,又在潮州自設茶山,觸動了May的商業觸角。「嗰度係一間好傳統嘅茶室,茶葉質素好高,但冇形象、包裝可言。我鍾意飲茶,希望創造一個年輕有活力嘅品牌,用新手法包裝,將一啲好茶帶入香港」。
May一擲七位數入股,專責發展香港市場,雖然在推廣產品方面經驗豐富,但一切由零開始,難免感到吃力,尤其要經常北上搜尋茶葉,與各地茶農溝通是一大挑戰。「我以往都要北上開會,但去開北京上海,大部份business partner嘅文化背景相近,依家去嘅係極偏遠嘅茶山,好難適應當地衞生環境。不過既然工作需要,都要硬住頭皮去做,依家開始習慣,屋企工人姐姐幫我執好一個出trip用嘅行李篋,有齊各種衞生消毒用品」。
將慢活變事業
每次往茶山試茶、買茶,主要由拍檔領軍,至於包裝及宣傳則是May的強項。印象中的中國茶葉,東方色彩濃厚,風格亦偏向中性,May卻一反傳統,改走女性化路線。「我身上流住cosmetic嘅血,少不免以化妝品做標準,包裝要靚,設計要有心思,例如我唔用大路嘅供罐,採用手敲紋茶葉罐,罐內再加一層密封錫紙,一嚟可以保存茶葉味,二嚟令人有種神秘感和矜貴感覺,好似貴價面霜都會添加一層保護膜」。
May現時以開拓市場為目標,茶的種類主要是單叢、普洱、蜜蘭香和玫瑰,定價為入門版,由數十元至數百元不等。在形象方面刻意營造時尚感覺,茶葉罐和包裝盒色彩繽紛,又與插畫師、創作人crossover推出限量版,吸引女士目光。「我哋開pop up store,好多人以為我哋賣糖果、朱古力,知道我哋賣茶葉後,又以為係日本台灣品牌。我哋目標顧客係OL,靚包裝不但吸引佢哋買嚟自用,而且適合用嚟送禮,聖誕節同農曆新年係旺季」。
每年春季,May都有一個任務,就是去潮州鳳凰山採春茶。鳳凰山是潮州第一高峯,產茶歷史悠久,每到採春茶季節特別熱鬧。「去年第一次同採茶姑娘上山,完全體會到粒粒皆辛苦嘅道理,我跟足整過過程,每片茶葉經採茶、晾青、殺青、揉捻、烘焙等,絕對唔簡單,每一片都得來不易」。May回想以前跌了茶葉會隨手丟棄,但現在跌一片都會拾起。「我計劃每年都去採春茶,感受一杯茶背後嘅付出,提醒自己要珍惜」。
品茶原為學習慢活,機緣巧合下,興趣變成事業,每日忙策劃、銷售、推廣,甚至上山試茶、採茶,雖說創業的滿足感和成功感比打工大得多,但壓力也相應增加。
學習慢活是否比創業更奢侈?May說:「我唔係可以完全慢落嚟嘅人,依家追求嘅慢活係每日有段放鬆時間。晚飯後點香薰,沖杯茶,陪住四貓一狗,已經夠refresh」。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