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丁權除掀動原居民是否特權階級的爭議,亦是有價有市的商品;發展商和擁有丁權的男丁可透過「套丁」互惠互利,興建丁屋瓜分利潤。有熟悉丁屋事宜的律師指出,高院今次判詞未有堵截套丁問題,現時套丁操作可繼續沿用,發展商仍有途徑非法套丁,男性新界原居民可謂「丁照套」。
有律師向《蘋果》表示,判詞並無處理套丁問題,發展商持有農地後,轉讓給有丁權的男原居民,令土地變成男丁名下「私人地」,男丁即可名正言順申請許可興建丁屋。雙方事後會按暗中簽訂的枱底交易協議,將丁屋業權售予發展商。
繞過審批程序
該不願具名律師拆解,套丁有需求是源於「有人有丁(權)但冇地,發展商就有地冇權(建屋)」。他指新界很多土地是農地,持有的發展商若要建屋,需先申請更改土地用途,牽涉繁瑣程序及文書工作,過程非常漫長;若借助原居民丁權作鄉村式發展、興建低密度住宅,由於政府對男丁申請建屋的審批較直接,發展商變相可繞過審批土地用途程序,「搭順風車」利用原居民建丁屋來盡快圖利。
該律師指農地價值甚低,但建成丁屋後即聲價十倍,「三層700(平方)呎就已經2,000萬(元樓價)」,故套丁絕對有利可圖。他認為政府可考慮透過稅項增加轉售丁屋成本,降低套丁誘因,賣地時亦可施加轉讓限制,從賣地條款入手打擊套丁,較極端例子包括禁止將土地轉售給擁有丁權的原居民。不過他說循此方向堵截套丁並不容易,一刀切禁售給某類人士或惹來違反人權等指控,或面對司法覆核。
套丁違法早有案例可循。11名沙田大輋村原居民收取發展商共230萬元報酬後賣丁,但向地政總署隱瞞丁權已售,成功令發展商套丁興建22幢、總值達二億元的項目牟利;11人與發展商2015年被裁定串謀詐騙罪成,判監兩年半至三年,各被告正待上訴。
■記者伍嘉豪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有律師向《蘋果》表示,判詞並無處理套丁問題,發展商持有農地後,轉讓給有丁權的男原居民,令土地變成男丁名下「私人地」,男丁即可名正言順申請許可興建丁屋。雙方事後會按暗中簽訂的枱底交易協議,將丁屋業權售予發展商。
繞過審批程序
該不願具名律師拆解,套丁有需求是源於「有人有丁(權)但冇地,發展商就有地冇權(建屋)」。他指新界很多土地是農地,持有的發展商若要建屋,需先申請更改土地用途,牽涉繁瑣程序及文書工作,過程非常漫長;若借助原居民丁權作鄉村式發展、興建低密度住宅,由於政府對男丁申請建屋的審批較直接,發展商變相可繞過審批土地用途程序,「搭順風車」利用原居民建丁屋來盡快圖利。
該律師指農地價值甚低,但建成丁屋後即聲價十倍,「三層700(平方)呎就已經2,000萬(元樓價)」,故套丁絕對有利可圖。他認為政府可考慮透過稅項增加轉售丁屋成本,降低套丁誘因,賣地時亦可施加轉讓限制,從賣地條款入手打擊套丁,較極端例子包括禁止將土地轉售給擁有丁權的原居民。不過他說循此方向堵截套丁並不容易,一刀切禁售給某類人士或惹來違反人權等指控,或面對司法覆核。
套丁違法早有案例可循。11名沙田大輋村原居民收取發展商共230萬元報酬後賣丁,但向地政總署隱瞞丁權已售,成功令發展商套丁興建22幢、總值達二億元的項目牟利;11人與發展商2015年被裁定串謀詐騙罪成,判監兩年半至三年,各被告正待上訴。
■記者伍嘉豪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