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佔中九子案】2014年9月28日下午5時58分,警方在干諾道中施放第一枚催淚彈,是繼2005年韓農反世貿遊行示威以來,本港再次出動催淚彈驅散示威者,先後施放87枚,煙霧瀰漫金鐘至深夜。辯方聆訊時多番質疑,煽惑群眾佔領的元凶是催淚彈。惟法官陳仲衡反駁指,警方施放催淚彈發生在被告煽惑行徑後,與被告煽惑意圖毫無關係;反指三子在警方施放催淚彈後沒終止佔領,順水推舟利用當時這麼多市民佔馬路的情況,以取得佔中運動優勢。
記者:楊思雅 勞東來
聆訊時,時任中區助理指揮官黃基偉曾經出庭解畫,表示警方「別無其他選擇」才會施放催淚彈;警司游乃強則謂「催淚煙」是為了阻止示威者衝擊警方的防線,如若用警棍襲擊示威者的手腳傷害會更大。不過,根據辯方在庭上播放的片段顯示,在警方施放催淚彈一刻,示威者僅高舉雙手,遑論衝擊防線。
代表邵家臻的資深大狀彭耀鴻指出,在警方施放催淚彈之前,示威者並無在添美道等設置用作長期佔領的物件,例如設帳篷或用水泥固定鐵馬等,示威者人數是在警方施放催淚彈後才大增,旺角和銅鑼灣亦相繼有示威者佔據馬路,彭直言87枚催淚彈才是煽惑群眾佔領的元凶。
代表三子的資深大狀麥高義亦指出,警方在9月28日施放催淚彈驅散示威者不果之後,隨即有大量市民在金鐘搭帳篷「落地生根」,是不容置疑的事實,直言法庭不可無視催淚彈的介入,某程度促使長達79天佔領這個事實。
麥高義並向法庭呈交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在金鐘佔領區進行的民意調查,調查訪問了1,242名佔領者,58.6%受訪者認為警方施放催淚彈是他們參與佔領非常重要的原因。
稱三子期待「逼爆金鐘」
法官昨日在判詞中反駁,指法庭只會考慮煽惑者、即本案被告在煽惑一刻的意圖,只要控方證明被告在9月27日和28日案發當天有意圖煽惑、並作出煽惑行為便可,定罪與否,與案發後所發生的警方施放催淚彈沒有任何關係。至於被煽惑者的所思所想,法官亦裁定與控罪無關。至於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的調查,法官認為沒有參考價值。
判詞又指出,戴耀廷、陳健民和朱耀明在9月28日凌晨宣佈提早啟動佔領中環一刻,他們已經預計到警方或會使用催淚彈來驅散示威者,不同意資深大狀麥高義所指催淚彈是預料之外。
法官又指出,當戴耀廷在9月27日呼籲市民到場逼爆金鐘,「逼爆金鐘」正正是三子所期待的;所以當警方施放催淚彈之後,三子眼見這麼多市民佔領馬路,他們不但沒有終止佔領,還順水推舟利用當時的環境,以取得佔中運動的優勢。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記者:楊思雅 勞東來
聆訊時,時任中區助理指揮官黃基偉曾經出庭解畫,表示警方「別無其他選擇」才會施放催淚彈;警司游乃強則謂「催淚煙」是為了阻止示威者衝擊警方的防線,如若用警棍襲擊示威者的手腳傷害會更大。不過,根據辯方在庭上播放的片段顯示,在警方施放催淚彈一刻,示威者僅高舉雙手,遑論衝擊防線。
代表邵家臻的資深大狀彭耀鴻指出,在警方施放催淚彈之前,示威者並無在添美道等設置用作長期佔領的物件,例如設帳篷或用水泥固定鐵馬等,示威者人數是在警方施放催淚彈後才大增,旺角和銅鑼灣亦相繼有示威者佔據馬路,彭直言87枚催淚彈才是煽惑群眾佔領的元凶。
代表三子的資深大狀麥高義亦指出,警方在9月28日施放催淚彈驅散示威者不果之後,隨即有大量市民在金鐘搭帳篷「落地生根」,是不容置疑的事實,直言法庭不可無視催淚彈的介入,某程度促使長達79天佔領這個事實。
麥高義並向法庭呈交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在金鐘佔領區進行的民意調查,調查訪問了1,242名佔領者,58.6%受訪者認為警方施放催淚彈是他們參與佔領非常重要的原因。
稱三子期待「逼爆金鐘」
法官昨日在判詞中反駁,指法庭只會考慮煽惑者、即本案被告在煽惑一刻的意圖,只要控方證明被告在9月27日和28日案發當天有意圖煽惑、並作出煽惑行為便可,定罪與否,與案發後所發生的警方施放催淚彈沒有任何關係。至於被煽惑者的所思所想,法官亦裁定與控罪無關。至於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的調查,法官認為沒有參考價值。
判詞又指出,戴耀廷、陳健民和朱耀明在9月28日凌晨宣佈提早啟動佔領中環一刻,他們已經預計到警方或會使用催淚彈來驅散示威者,不同意資深大狀麥高義所指催淚彈是預料之外。
法官又指出,當戴耀廷在9月27日呼籲市民到場逼爆金鐘,「逼爆金鐘」正正是三子所期待的;所以當警方施放催淚彈之後,三子眼見這麼多市民佔領馬路,他們不但沒有終止佔領,還順水推舟利用當時的環境,以取得佔中運動的優勢。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