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生:倘傷腦幹或即死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25日 07:57
2019年04月25日 07:57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陳淑莊昨公佈證實患有腦膜瘤,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根據陳淑莊的描述,及看過她放在facebook上的影像後表示,「(腫瘤)好大嚿,一定要做手術,位置唔太理想」。他指不論腦膜瘤是良性或惡性,若腫瘤已壓着腦幹,須立即做手術切除,否則若腦幹被壓傷,可引致即時死亡。
未知良性還是惡性
謝耀昌表示,從影像上看到陳淑莊的腦膜瘤已壓着腦幹,但要做手術開腦後,才知腦膜瘤是否與腦幹黏連。若腦膜瘤已與腦幹黏連,做手術時很難將腦膜瘤與腦幹分開,只能切除大部份腦膜瘤,減輕腦幹的壓力,餘下與腦幹黏連的腦膜瘤,要靠電療殺死。若腦膜瘤沒有與腦幹黏連,則有可能完全切除。良性腦膜瘤生長速度較慢,數年才大少許,治癒機會高;惡性腦膜瘤數個月便可大一倍,未必能靠手術完全切除,及較容易擴散。開腦手術本身有危險,病人的風險主要視乎腦膜瘤與腦幹是否黏連,病人狀態及年齡等。
謝又指,腦幹是重要橋樑,連接大腦及背脊骨骨髓的神經線;神經線是由大腦經腦幹,再經骨髓分支出來,控制手腳心肺等。若腦幹受損,可引致不能心跳或呼吸、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甚至即時死亡。
腦神經內科專科醫生袁孟豪看過陳淑莊於facebook上載的腦部影像後指,其腦膜瘤靠近腦幹,接近小腦,情況較嚴重。如腦膜瘤繼續增大,或對腦部造成永久性傷害,建議盡快做手術切除。腦膜瘤大多為良性,切除後復發率較低;如是惡性,切除後要接受化療等,復發風險較大。
以往有政界人士公佈腦部患腫瘤。2007年時任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證實,於鼻骨附近有一個三毫米大,俗稱「血管瘤」的腦部動脈腫瘤。當時她指因腫瘤體積不太大,未計劃做手術。她2008年及2012年繼續參選立法會。
2008年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突然宣佈,其腦部患有混合靜脈/動靜脈畸形症,並決定請辭。但他未有全面引退,還出任港鐵主席。
2012年時任新鴻基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江透露,母親鄺肖卿腦部長有一粒體積細小的血瘤,只能靠藥物治療。
■記者陳沛冰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