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受害人追討有難度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9年04月26日 07:37
2019年04月26日 07:37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堪稱全球最大集資平台Kickstarter,幫助不少初創企業籌集資金,但亦出現過多宗懷疑騙案,其中港人趙公允、趙公亮兄弟於2014年起先後聲稱研發智能咖啡機Arist及Znaps磁能充電線,吸金最少近2,500萬元,但最終走數,並遭科技公司入稟索償。對於再有市民參與眾籌疑中伏,有大律師稱要追討有一定難度,但建議受害人集合其他苦主報警處理。
眾籌被視作投資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兼大律師楊岳橋表示,市民在眾籌後未能取得Muzo產品,性質與網上購物不同,因眾籌被視為投資,「投資有風險,未必一定成事」,故相比起一般網購受騙,更難追討。加上聲稱的項目發起人是透過Kickstarter等國際平台集資,相關平台一般列明免責條款,若眾籌項目未能如backers(眾籌支持者)所願,將是項目發起人與backers之間糾紛;而一旦涉及法律訴訟,也未必在港可以處理。他提醒市民,參與眾籌前要小心「魔鬼在細節」。
大律師陸偉雄稱,事件中受害人三年來都未取得產品,已超出合理發貨日期,對方涉違反合約,法律上受害人絕對有權追討。他又解釋,今次涉事的公司在香港,對受害人追討會有幫助,「若法律上能夠釐清有人藉眾籌存心呃錢,涉及欺詐或行騙罪,更加可以報警。」他建議受害人先諮詢法律意見,現時民政處設有免費法律諮詢服務,以確定案件是否涉刑事成份,並集合其他苦主報警處理。
眾籌(Crowdfunding)即群眾集資,作為互聯網的商業模式,起源於美國,原意是透過社交媒體為創意項目尋找資金,當中網友獲得相關產品或服務,亦有眾籌涉及股權或債權分配,甚至無償捐贈。不過,過往出現多種懷疑眾籌騙案,包括有人未按承諾如期發貨,項目胎死腹中;又或產品雖已在市面有售,但backers卻無貨到手;亦有產品是貨不對辦。 
■記者黎國剛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