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呂秉權:轉型必有陣痛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29日 08:35
2019年04月29日 08: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等媒體成功改行訂閱制,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指,訂閱制是世界趨勢,「但好多香港讀者都寵壞晒,食慣免費午餐」,轉型勢必有陣痛,包括訂戶數字較預期少而影響營運,要考慮裁員、削減製作基礎,進入惡性循環。他認為《蘋果》很可能要先守一段時間。
「港人視免費資訊老奉」
在香港的傳統媒體中,《信報》和《明報》早有不同形式的網上訂閱制,但呂秉權分析,依賴香港訂戶帶來收入始終不容易。《信報》的訂閱依賴非常專業的內容和投資貼士,專攻特定讀者,而《明報》訂閱暫時仍未算成功。傳媒步入寒冬,找到可持久的商業模式才是長治久安之道。呂秉權表示,如業界能同步轉型,逼讀者抉擇,成功率較高,但現實上其他免費傳媒會乘機搶走讀者和廣告商。
呂秉權稱,不少港人視免費資訊「老奉」,但如沒有《蘋果》、《明報》和有線電視等具紮實報道的媒體,不知不覺間社會便會損失重要新聞,「大家坐沙中綫,可能覺得好安全,見港鐵高層攞高薪,習以為常,但當你知道呢件事(沙中綫剪鋼筋事件),就會覺得好唔對路」。
呂秉權對訂閱制不感樂觀,但指《蘋果》基礎紮實,值得一試,「《蘋果》一直嘅發展都係試出嚟,可以同香港人一齊實驗」。但他希望《蘋果》有兩手準備,轉型不順利時有方法繼續前行,如果是生死實驗則較鹵莽。
■記者曾偉龍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