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斥修例如將跨境擄人合法化前人權大使 籲各國聯手抗「送中」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03日 23:30
2019年05月03日 23:3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國際關注】
國際社會質疑送中惡法的聲音日大,南韓前人權大使李鐘勛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批評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不理外國政府反對,強行修訂《逃犯條例》,有如將銅鑼灣書店跨境擄人的行為合法化;修例一旦通過,外國企業或撤離香港。他呼籲國際社會聯手關注,守護香港國際城市的價值。
記者:麥志榮
李鐘勛為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國際贊助人,曾長期關注北韓人權狀況。他在署名文章中將中國比作北韓,習近平政府打壓人權,是六四事件以來最嚴重;而香港曾是亞洲最自由城市,亦正受中國壓制。
外商權利失保障恐撤走
他表示,香港公民權利因連串事件減弱,其中最危險是《逃犯條例》修訂,令疑犯會被移送中國,有如將銅鑼灣書店跨境擄人的行為合法化。被移送的人不受保障,因中國無司法獨立,法院判決受共產黨任意操控。雖然法律界、美國政府及商會提出反對,但特首林鄭月娥仍堅持立法。
他指出,香港長期以來是國際人權組織及傳媒的地區中心,亦是中國的窗戶,同時是世界最重要金融中心之一,是企業發展與自由貿易的樞紐,外國企業及政治團體的權利如不受保障,可能會撤走。因此國際應關注香港受中國壓制的情況,英國對《中英聯合聲明》負有責任,更應帶領其他民主國家守護香港的自由及作為國際城市的價值。
香港監察就《逃犯條例》修訂發表報告,成員曾來港私下訪問多位匿名的銀行家及財經分析師,發現商界對修例的憂慮其實比表面更廣泛。報告指出,本港一間主要銀行的高級行政人員表示,中國與英國政府當年均認為有需要在中港司法制度之間設立防火牆必有原因,修例有如打開「潘朵拉盒子」。一間國際銀行的董事總經理表示,商界很擔心修例,因中國的司法制度不透明。
金融界憂被迫唱好中國
另一名對沖基金經理指,對《逃犯條例》修訂的恐懼其實就是「銅鑼灣書店症候群」,當一般人的自由都受衝擊,香港便完蛋。還有一位對沖基金經理更說: 「《逃犯條例》修訂實施後,我便不能中立及客觀地作出財經分析,我必須唱好祖國。」一名高級行政人員亦表示,《逃犯條例》修訂會影響外資設立分部的長遠計劃,很多機構都會制訂分散風險策略,當中會考慮當地的結構性政治風險。
報告結論認為,一國兩制是香港成為亞洲國際城市的成功品牌,但這品牌亦有賴國際社會認可,《逃犯條例》修訂連同廿三條立法等削弱香港法治與自治的措施,累積的影響將是毀滅性。報告促請各國政府及議會向香港特區政府施壓,延長《逃犯條例》修訂公開諮詢,甚至擱置修訂。
相關新聞:湯家驊:較內地做不合法和蠢事好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