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搵樓指標 經營方式揭治安好壞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07日 06:35
2019年05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日本便利店不僅比其他國家的密集,貨品種類及服務亦較多,形成「便利文化」;便利店亦是搵樓人士判斷一區治安好壞的指標。
便利店全能,或因日本城市人居住環境狹窄、須經常購買必需品所致,在最密集地區,隨時一個街口四角都有便利店。食物、飲品、日用品甚至賀卡等讓外國人意想不到的貨品都一應俱全,提款、速遞、購票等服務亦相當普遍,另外還有多種付款服務,與當地電子商務發展出奇地緩慢有關。
便利文化,延伸至社區超市等商戶的經營模式:只要每周填表,超市便會在客人指定時間送上時令食材——不是未經處理的,而是切好、整齊包裝好,附上合適人數食譜的包裹;訂購者足不出戶、不用30分鐘就可以煮好一頓美食,是名副其實的「便利」。有人承認已回不了頭,難再親自到市場買菜,然後又洗又切;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甚至認為,便利店令新一代無欲無求,「1,000日圓便解決三餐溫飽」,缺乏向上游的動力。
多女性雜誌較安全
基於日本人生活如此倚賴便利店,搵樓時亦可從便利店窺探區域治安。TBS電視台2017年報道,便利店售賣雜誌分五類,若某店女性雜誌比例超過雜誌總數兩成以上,代表附近治安一般較佳,故女居民較多,是一個晚上到便利店都安全的區域,如東京文京區逾70%便利店都達上述標準,2015年犯罪率是東京第二低,不足1%。網民分享另外兩個安全指標,若書刊雜誌置於門旁,讓客人在窗前任意閱覽,代表該店之前沒發生甚麼失竊問題,鄰里閒雜人較少;而附有廁所的便利店,若讓人自由使用,顯示所在區域罪案相對少,治安一般的就會禁止使用,以防賊人在廁所收起贓物,或犯下其他罪行。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澳洲《悉尼先驅報》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