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86國規管塑膠垃圾運窮國 須接收地同意 美獨善其身拒跟隨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12日 07:59
2019年05月12日 07: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環保趨勢】塑膠垃圾污染地球禍害大,在聯合國主導下,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同意加強規管塑膠垃圾的棄置安排,令發達國家出口難再造的塑膠廢料到窮國前要先得接收國同意,只有「塑廢大國」美國獨善其身,拒絕跟隨減少膠害的世界大趨勢。
上月底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巴塞爾、鹿特丹與斯德哥爾摩三公約締約國大會,1,400名代表出席,主題是「清潔地球、健康人口」,商討加強監管對化學物與廢料的處理。
污染土壤 干擾荷爾蒙分泌
經過近兩周磋商,186國前日終同意修訂《巴塞爾公約》,將塑料廢物納入規管範圍,各國出口受污染、混入雜質或無法循環再造的塑膠廢料,都要先得接收國同意,不能再由私人公司繞過政府接收。聯合國環境署指出,新協議將令到「塑料廢物的環球貿易更加透明、受到更強追蹤監管,同時亦確保處理塑料廢物的方式,對人類健康、對環境都更加安全」。
塑膠物料極難自然分解,周期長達幾百年,其間會釋出有害物質,污染土壤,甚至干擾人的荷爾蒙分泌,並且在食物鏈累積,威脅整個生態系統。流入海洋的塑膠廢物,更嚴重威脅海洋生物,包括被膠袋勒死、誤吃塑膠垃圾而受傷甚至死亡。科學家估計,目前每年有800萬噸塑料廢物流入大海,海洋已累積了1億噸塑膠垃圾,塑料廢物污染已到了極其嚴峻的地步。
《巴塞爾公約》行政秘書帕耶特形容塑料廢物問題非常逼切:「由本周全球有接近100萬人參加(「停止在天堂丟膠!」)聯署活動,敦促巴塞爾公約締約國在今次大會採取行動,可見公眾對塑料廢物問題的關注和要求應對的呼聲很高。」他形容能達成這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是歷史性之舉,「令人自豪」。
新規定將在一年後開始實施。受協議影響的行業廣泛,包羅護理、科技、航天、時裝界和飲食業。帕耶特指出:「協議向全球——私人產業、消費市場——發出非常強有力的政治訊號。多國決定有所行動,並且將有相應的實質動作。」他指各國將要自行研究如何遵守,而即使是美國等少數未簽約或未確認的國家,在把塑膠廢物運送往簽約國時亦可能受影響。
美:新公約製造監管障礙
美國派出觀察員參加日內瓦會議,與會者指美方會上反對修改公約,稱會嚴重衝擊全球塑膠廢料貿易,辯稱自願性減塑膠污染措施比有約束力措施更有效。美國業內人士指美國仍可跟個別國家談判雙邊協議出口膠垃圾,但改公約無可避免會製造新的監管障礙。
致力爭取消滅有毒有害化學物的非牟利組織IPEN指出,新協議讓發展中國家有更大話語權,拒絕做強國的垃圾桶:「美國和加拿大等國,長期把有毒的塑料廢物送到亞洲發展中國家,揚言是送去循環再造,但其實該些已受污染的混合廢物許多是無法循環再用,要棄置或焚燒,或流入海洋。這情況實在持續太長時間。」
路透社/美聯社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