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金融中心】任UNICEF HK總幹事 不想再全職幫人賺錢 商界橋王陳立業 轉搞慈善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14日 13:35
2019年05月14日 13: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陳立業(Lambert),人稱「商界橋王」,曾一手打造不少品牌、廣告。2016年他毅然離開商界,不再做管理層工作,成為「Slash一族」,變身大學講師、電台DJ、福音歌手、專欄作家及全職貓奴,擁有一個3,000粉絲的貓貓facebook專頁。陳立業想在人生下半場要做意義的事,又非常享受Slash自由,推卻了不少全職工作,「如果這工作是全職、幫人賺錢的,可能未必適合我了。」
最近這位中年Slash兩個月前轉做慈善工作,接下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總幹事一職。
縱橫商場30年,Lambert曾經打造過「One2Free」品牌,亦曾帶領「謝瑞麟」重塑形象。而港人印象最深的,應該是他有份打造的電視廣告作品。例如1997年郭富城的電訊廣告,破天荒由觀眾電話投票決定劇情,連帶廣告歌《愛的呼喚》亦唱得街知巷聞。
曾成Slash族 任講師及DJ等
Lambert足跡遍佈電訊業、銀行業及零售業,3年前辭去謝瑞麟副行政總裁的職位,辭職的首要原因,是家人患上腦退化症,希望能抽多點時間陪伴,「第二,我覺得做了30年工作,都是商業機構幫人賺錢,為何不在人生的下半場,可以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令我自己覺得可以將我的經驗,去回饋社會呢?」
辭職後兼職做大學教書、做音樂、做DJ,Lambert沒想過如此享受Slash生活,「不是純粹賺錢,也能回饋社會」,「這段時間,我推卻了很多工,如果這工作是全職、為人賺錢的,可能未必適合我了。」當與UNICEF接觸時,他最初都有猶疑是否放棄Slash生活,也認真考慮自己是否適合去做慈善機構。
Lambert笑說自己早已習慣商業模式做事,「我過往是很商業主導的,every dollar counts,做不到這條數,就把他炒了」,少不免會擔心非政府組織(NGO)營運方式會否「較和諧、以人為本」,比起算盡分毫的商業模式,欠缺效益和質素。
KPI若設計不良 反令員工消極
不過,上任不久的Lambert前往UNICEF日內瓦總部了解組織運作,親身體現到NGO都講求成本效益。樂於使用最新的營銷策略來籌款、提升品牌形象,亦會進行各式各樣研究,了解品牌強項、弱點,思考如何令捐款人留低,「這些都是很商界人的想法」。
「因為我們營運的基金不是賺回來的,而是別人捐獻回來的,所以我們會更加緊張,如何去很有成本效益地營運這件事。」過份商業化又會否違背NGO助人為先、以人為本的本質?他認為關鍵就是如何做到慈善、效益相結合。
Lambert舉例指,UNICEF和一般的商業機構管理一樣,都會使用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來衡量管理工作成效,「例如成本效益夠不夠,能否把金錢用得更有效率」。
他覺得,設定KPI是一門柔軟的藝術,而非硬梆梆的科學。若果指標高不可攀,只會形成惡性循環,令員工消極:「究竟如何設定是一門藝術,而藝術是需要彈性的,不是設定了不能變……如果你設定了一個不現實的目標,勉強要堅持的話,只會令同事放棄」。
Lambert認為KPI要設定得宜,最忌「為設定而設定」,導致指標氾濫,令員工無所適從。此外,員工對KPI的認同亦很重要。以他今次加入的新職為例,一上任,他已不停會見各階層員工,了解同事的想法後,制定未來百日策略的文件,「我叫做one hundred day plan。100日,因為拖太長沒有意思,太短也不合理……所以我覺得100日的計劃周期是好的做法。」這份策略文件會再向員工分享,待公司上下目標及方向一致,才去設計相應的KPI。
冀夥商界推動家庭友善政策
被稱為商界鬼才的Lambert又會在NGO有甚麼搞作呢?他指出,作為branding人,希望多些宣傳品牌理念。
在他眼中,UNICEF本身已經擁有良好的形象,但香港社會未必了解機構的實際工作,以及機構與香港的關係,例如香港有份簽署《兒童權利公約》,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早期發展,積極在香港提倡家庭友善政策,都與港人息息相關。
UNICEF致力推廣「#EatPlayLove」,希望鼓勵父母向孩子提供「營養(Eat)」、「自由遊戲(Play)」、「良好親子互動(Love)」的機會,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早期發展。Lambert用自己公營及私營機構服務經驗,與商界共同合作,推動家庭友善政策的倡議;「營養(Eat)」所指是提倡餵哺母乳,「例如可否在辦公室內可否(向母親)提供母乳餵哺房間,令她們可以安心地餵哺、泵奶?」;要達到「良好親子互動(Love)」,公司能否安排父母彈性上班,「讓爸媽不用太緊張,可放工接小孩放學呢?」
他也坦言,理念以外,這些做法實際層面是否可行,也是另一個問題,「有些中小企或者手停口停,可能只有10個、8個員工……可能其他同事會覺得,為何某同事可離開崗位,這是否有特權?為何她可以工作期間去照顧小朋友?」UNICEF 現正進行關於家庭友善政策的國際調查,全球超個30個國家及地區參與其中,當中包括香港企業,並將於7月中發表研究。
Lambert希望利用自己從商經驗及能力,在新職位影響社會,「我辭職就是想回饋社會,我希望自己這個平台發揮得多點,真正用到我的能力,不是為了邊個賺錢。」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