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鐵承認08年至今發生多達12宗路軌斷裂事故,但大部分未有向公眾披露,本報向機電署與港鐵多番查詢後證實,沒有公布過的斷軌事件中,5宗涉及東鐵線,路軌斷開最寬達9毫米;另半數的裂軌,均由印度集團Tata group收購的British Steel/Corus生產,而且絕大部分個案在晚上收車檢查時無被發現。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鄭家富質疑,港鐵與機電工程署一直就港鐵斷軌事件隱瞞市民,「出現如此大的裂縫,絕對與安全有關,他們報喜不報憂,得過且過!」他批評港鐵態度並無從公眾安全着想,委員會轄下的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將盡快召開緊急會議,要求港鐵與政府解釋交代。
港鐵及機電工程署提供的資料顯示,08年至今共12宗路軌斷裂事故,6宗涉東鐵綫,裂縫闊度由3毫米至9毫米不等,其中上水站北面的路軌更在不足3周內斷兩次,裂縫達5至6毫米闊,但除1月19日事故外,其餘個案當時均未有作出公布。同期於輕鐵屯門碼頭站(09年1月)和紅磡貨場(09年11月)亦分別發生1宗裂軌事故,當時亦未作過任何披露。
而去年3月起至今接連發生的7宗裂軌事件,多達6宗裂軌(包括上月欣澳站和上周金鐘往尖沙嘴站的斷軌)均由Tata group生產,至於其他裂軌生產商包括中國的攀枝花鋼鐵集團和包鋼集團,以及英國公司Balfour Beatty和Edgar Allen。
機電署:生產商質量未有問題
機電工程署發言人指出,涉及Tata Group的6宗事故,裂縫主要出現於銲接區,而銲接區一般較路軌原材料脆弱,故未有迹象顯示該生產商的路軌質量有問題,而且Tata Group的路軌佔港鐵路軌約90 %,故五成事故涉該廠「並非不合理」。
港鐵現時每3日派員目視檢查路軌一次,超聲波機器檢查路軌則為東涌線每月一次,荃灣及觀塘線每兩周一次,東鐵線則每3周一次,惟12宗裂軌事件中,只有1宗(2010年2月13日)是在收車時段凌晨2時半被發現。
專家質疑平日檢查粗疏
熟悉鐵路工程的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梁廣灝說,裂軌雖暫未對鐵路安全構成危險,但港鐵和機電工程署應研究為何路軌裂紋未被及早發現更換,「路軌會忽然間在一日完全裂開?還是平日檢查過程粗疏看不到?」梁廣灝又說,港鐵亦須研究收貨驗收程序是否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