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前晚隨社區組織協會參觀大角嘴唐樓的單身人士社會房屋,其間在同區一個唐樓劏房單位發現一個閣樓籠屋。他在fb上分享照片,公眾譁然,有人問:「這是人住的嗎?」《蘋果》昨探訪這間籠屋的住客,他是75歲的龍日洪,閒談間揭開一名香港長者的悲歌。
記者:鄭祉愉
在閣樓住了22年的龍伯,打着赤膊,只穿一條內褲,甩着一條汗巾,從廚房天花頂開口,攀下木梯接受訪問。他讓記者探頭「睇樓」,閣樓籠屋中又窄又小,沒有窗,只有一把風扇。天花滿是鏽迹,矮得坐不直身,只能整個人躺下。
數百呎單位中,還有三戶劏房,大門緊閉。居住環境惡劣,牆上滿是污迹,玻璃窗也半破。以往有木蝨,「一掀起塊板,就一排排(木蝨)好似軍隊咁湧出來」,後來成功滅蝨;但鼠患仍猖獗,露台上擺着滅鼠籠,龍伯半夜會聽見鍋瓢碗盆響,上次租戶群起打老鼠,才上個月的事。
月尾需向包租婆借錢度日
閣樓不過數十呎,由1997年租金約四百多元,攀升至現時每月約1,800元,加上每三個月交水費。龍伯目前靠每月三千多的綜援生活,往往到20號,已不夠錢吃飯,只能問包租婆借錢度日。1997前,他在港從事建築業,買下一千多呎的山林道大屋,家人則移民加拿大。後因賭博欠下高利貸,賣樓還債,頓時一無所有,他嘗試再找工作,但沒有人請。
龍伯以往是地盤工人,做釘板,有份興建沙田公屋,以及龍翔道天橋工程。他全身工傷,最嚴重一次因竹棚跣腳,曾經由六層高空墮下,幸有安全網保住性命,左手手掌留下一道長長傷痕,一下雨就隱隱作痛。龍伯平日於公園下棋、街道流連,回單位只為了煮飯,飯後至晚上11時許才回去歇息。閣樓像牢籠,「壓迫感好大」。
22年來,龍伯沒想過將來,只願挺着脊樑骨做人。他不願佔用社會資源,沒找任何人幫忙,也沒申請公屋,「費事阻住其他人,爛命一條,都唔知幾時死」。去年9月,在附近公園下棋時,龍伯突然心臟劇痛,繼而昏厥,被送入急症室,進行大手術,不過月餘便撐着枴杖出院。本來還有再做一次手術,但他至今沒覆診,只想着「差不多死了,死就死啦」,連自己的疾病名稱也不知道。
七十年代,龍伯曾移民加拿大數月,辦好一切手續,卻因不適應選擇回流。龍伯在港無親無故,老伴早逝,朋友數年沒聯絡。家人住在加拿大,九十多歲的母親仍健在,兩名兒子有時致電問候,他為尊嚴從來不提自身景況,只叮囑:「無嘢,你顧住阿嫲啦,唔使理我。」兒子曾回來探望,也只約在外頭碰面。
對劏房問題,年輕時曾有份建設香港的龍伯,面對殘酷現實,只能嘆息:「人窮就乜嘢都無得講㗎啦,你唔住,單身寡仔仲可以瞓天橋底,有家室,唔通都瞓天橋底咩?」大廈早已被地產商收購,搬遷日期未定,有好些單位早已空置,龍伯仍未找下一個容身之所,租金太貴,最壞打算是去公園瞓街,他無奈地說:「見一日過一日啦。」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記者:鄭祉愉
在閣樓住了22年的龍伯,打着赤膊,只穿一條內褲,甩着一條汗巾,從廚房天花頂開口,攀下木梯接受訪問。他讓記者探頭「睇樓」,閣樓籠屋中又窄又小,沒有窗,只有一把風扇。天花滿是鏽迹,矮得坐不直身,只能整個人躺下。
數百呎單位中,還有三戶劏房,大門緊閉。居住環境惡劣,牆上滿是污迹,玻璃窗也半破。以往有木蝨,「一掀起塊板,就一排排(木蝨)好似軍隊咁湧出來」,後來成功滅蝨;但鼠患仍猖獗,露台上擺着滅鼠籠,龍伯半夜會聽見鍋瓢碗盆響,上次租戶群起打老鼠,才上個月的事。
月尾需向包租婆借錢度日
閣樓不過數十呎,由1997年租金約四百多元,攀升至現時每月約1,800元,加上每三個月交水費。龍伯目前靠每月三千多的綜援生活,往往到20號,已不夠錢吃飯,只能問包租婆借錢度日。1997前,他在港從事建築業,買下一千多呎的山林道大屋,家人則移民加拿大。後因賭博欠下高利貸,賣樓還債,頓時一無所有,他嘗試再找工作,但沒有人請。
龍伯以往是地盤工人,做釘板,有份興建沙田公屋,以及龍翔道天橋工程。他全身工傷,最嚴重一次因竹棚跣腳,曾經由六層高空墮下,幸有安全網保住性命,左手手掌留下一道長長傷痕,一下雨就隱隱作痛。龍伯平日於公園下棋、街道流連,回單位只為了煮飯,飯後至晚上11時許才回去歇息。閣樓像牢籠,「壓迫感好大」。
22年來,龍伯沒想過將來,只願挺着脊樑骨做人。他不願佔用社會資源,沒找任何人幫忙,也沒申請公屋,「費事阻住其他人,爛命一條,都唔知幾時死」。去年9月,在附近公園下棋時,龍伯突然心臟劇痛,繼而昏厥,被送入急症室,進行大手術,不過月餘便撐着枴杖出院。本來還有再做一次手術,但他至今沒覆診,只想着「差不多死了,死就死啦」,連自己的疾病名稱也不知道。
七十年代,龍伯曾移民加拿大數月,辦好一切手續,卻因不適應選擇回流。龍伯在港無親無故,老伴早逝,朋友數年沒聯絡。家人住在加拿大,九十多歲的母親仍健在,兩名兒子有時致電問候,他為尊嚴從來不提自身景況,只叮囑:「無嘢,你顧住阿嫲啦,唔使理我。」兒子曾回來探望,也只約在外頭碰面。
對劏房問題,年輕時曾有份建設香港的龍伯,面對殘酷現實,只能嘆息:「人窮就乜嘢都無得講㗎啦,你唔住,單身寡仔仲可以瞓天橋底,有家室,唔通都瞓天橋底咩?」大廈早已被地產商收購,搬遷日期未定,有好些單位早已空置,龍伯仍未找下一個容身之所,租金太貴,最壞打算是去公園瞓街,他無奈地說:「見一日過一日啦。」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