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雞蛋一直被指含過量膽固醇不宜多吃,但英美最新研究推翻此看法。最新研究指過去10年雞蛋變得更健康,因雞蛋中膽固醇降低了13%、對人體骨骼有益的維他命D含量更大增64%,原因是自90年代歐美禁止使用肉骨磨製雞飼料後,雞回復食素,生長得更健康,連帶誕下的雞蛋也更有營養。
雞皮全脂奶害處更大
本港註冊營養師劉立儀補充,近年不同研究確顯示,雞蛋含的膽固醇並非如以往所說的「邪惡」,因科學家發現即使吃東西(如蛋)時攝入過量膽固醇,亦不一定會進入血液影響健康。反而反式脂肪及飽和脂肪(雞皮、全脂奶等含量較多)對人體害處更大,因兩者經過肝臟後可轉化成真正有害的血液膽固醇,易引起心血管等毛病。
一天吃一隻雞蛋勉強可以
劉立儀認為吃蛋限制毋須太嚴苛,例如對健康市民來說,一天吃一隻雞蛋也勉強可以。但雞蛋的膽固醇始終偏高,一隻蛋可含100至200毫克膽固醇,而其實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僅為300毫克,故不宜多吃。
歸因禁肉骨磨製飼料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據英美學者及英國蛋業委員會屬下機構的最新研究,自90年代禁止肉骨磨製雞飼料後,現時雞蛋內的膽固醇降低了13%、維他命D含量增加64%。其實兩年前加拿大曾有另一個研究指出,雞蛋實際上反而有降血壓作用,研究中多名志願者縱然連續12周每天吃兩隻雞蛋,但血液中膽固醇也未有因此顯著提高。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