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金融中心】「蘭桂坊之父」盛智文2014年退任海洋公園主席後,曾透露自己的北上大計:十年內在中國開八個蘭桂坊,五年過去,曾經或計劃過開業的海口、無錫、上海蘭桂坊都因地價急升而將項目權益或土地出售套現,只有成都蘭桂坊仍繼續營運。大計看似不順利,盛智文強調不是失敗,「套現全部都有錢賺,否則我不會賣」,又稱「蘭桂坊」招牌仍然很有價值,正研究進軍大灣區。
蘭桂坊進軍內地的計劃,第一站是成都,座落該市核心商業區,總面積達4.3萬平方米,由盛智文親自參與規劃設計,2010年12月開幕後營運至今,盛智文形容項目非常成功,但成都是蘭桂坊目前唯一繼續參與的項目,其他內地項目都已經套現離場。
其中和觀瀾湖集團合作、總投資20億人民幣的海口蘭桂坊2015年才開業,盛智文曾豪言要將項目變成「中國乃至世界關注的悠閒娛樂勝地」,但集團已經出售項目權益;2013年動土的江蘇無錫蘭桂坊,原定2018年開幕,盛智文證實已將地皮出售套現;和「中國梅鐸」、美國夢工場合作的上海「夢中心」,盛智文亦已套現離場。
「項目地價漲故賣地套現」
「其實也頗傷心,就好像孩子長大了,成家立室要搬出去住。」盛智文形容多個內地項目離場如「賣仔」,原因都是在商言商,因為這些項目不少都是和包括基金在內的夥伴合作,當項目土地價格瘋漲,賣地套現是合理的商業決定,不代表他進軍內地計劃失敗,「如果我認為繼續持有這些項目能賺更多錢,我會這樣做」。
惟其實盛智文在內地鎩羽而歸早有案例,2010年蘭桂坊取得廣州花城匯管理合約,目標是將15萬平方米地下商場建成精品購物中心,但五年合約只過了一半,到2013年蘭桂坊已退出項目,中止合約,內地傳媒當時以「蘭桂坊敗走」形容,指盛智文退出項目是因為管理經營上處處受掣肘,未獲應有的話語權。
不過,盛智文未有因先前事例而改變發展方向,他稱蘭桂坊品牌在內地非常有名,經常收到不同城市的電話邀約合作,但隨着內地地價急升,蘭桂坊亦不一定自行出資發展,會以物業管理方式參與,他透露目前正和幾個內地城市商討合作,包括大灣區城市,但不方便透露詳情,因為項目不止涉及蘭桂坊,還有住宅、商廈等綜合發展,「若要我投放資金,那一定要是非常非常安全的項目」。
「大灣區是香港未來出路」
作為前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創立的團結香港基金理事,盛智文近年積極推銷大灣區,他過去一直強調自己是香港人,盛智文認為作為香港人,同時融入大灣區不單無衝突,更是香港未來的出路,「香港只有700萬人,市場太小了,中國有四億中產,當在你門前有這一個巨大的市場而不去把握,是愚不可及」。
他認為隨着港珠澳大橋和高鐵通車,已經完全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模式,「你可以在深圳吃早餐,在廣州吃午餐,回到香港吃晚飯」,香港和中國之間的邊界最終會消失,香港人應持開放態度看待兩地融合,打入大灣區市場的同時,保持一國兩制下香港獨特的身份,香港的制度、金融專業服務和大學教育等優勢,都為香港在大灣區的前景打好基礎,「現在需要的是年輕人到大灣區創業,成為獨角獸,然後所有人都會效法」。
「港人不用支付寶會落後」
除了大灣區,他亦力撐內地的電子支付如支付寶及微信支付,認為香港人不可以拒絕轉變,更不應該因為這些科技來自內地就抗拒,並指決不用這些科技的人「不幸地他們會落後」,「VISA、AE都來自美國吧,如果有技術可以令生活更方便,何樂而不為呢?」
盛智文表示,確實會有人一定抵制內地新事物,相信新一代會有更開放的態度,這亦是他過去成功的關鍵,「即使我不一定同意所有新事物,但我會嘗試」。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蘭桂坊進軍內地的計劃,第一站是成都,座落該市核心商業區,總面積達4.3萬平方米,由盛智文親自參與規劃設計,2010年12月開幕後營運至今,盛智文形容項目非常成功,但成都是蘭桂坊目前唯一繼續參與的項目,其他內地項目都已經套現離場。
其中和觀瀾湖集團合作、總投資20億人民幣的海口蘭桂坊2015年才開業,盛智文曾豪言要將項目變成「中國乃至世界關注的悠閒娛樂勝地」,但集團已經出售項目權益;2013年動土的江蘇無錫蘭桂坊,原定2018年開幕,盛智文證實已將地皮出售套現;和「中國梅鐸」、美國夢工場合作的上海「夢中心」,盛智文亦已套現離場。
「項目地價漲故賣地套現」
「其實也頗傷心,就好像孩子長大了,成家立室要搬出去住。」盛智文形容多個內地項目離場如「賣仔」,原因都是在商言商,因為這些項目不少都是和包括基金在內的夥伴合作,當項目土地價格瘋漲,賣地套現是合理的商業決定,不代表他進軍內地計劃失敗,「如果我認為繼續持有這些項目能賺更多錢,我會這樣做」。
惟其實盛智文在內地鎩羽而歸早有案例,2010年蘭桂坊取得廣州花城匯管理合約,目標是將15萬平方米地下商場建成精品購物中心,但五年合約只過了一半,到2013年蘭桂坊已退出項目,中止合約,內地傳媒當時以「蘭桂坊敗走」形容,指盛智文退出項目是因為管理經營上處處受掣肘,未獲應有的話語權。
不過,盛智文未有因先前事例而改變發展方向,他稱蘭桂坊品牌在內地非常有名,經常收到不同城市的電話邀約合作,但隨着內地地價急升,蘭桂坊亦不一定自行出資發展,會以物業管理方式參與,他透露目前正和幾個內地城市商討合作,包括大灣區城市,但不方便透露詳情,因為項目不止涉及蘭桂坊,還有住宅、商廈等綜合發展,「若要我投放資金,那一定要是非常非常安全的項目」。
「大灣區是香港未來出路」
作為前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創立的團結香港基金理事,盛智文近年積極推銷大灣區,他過去一直強調自己是香港人,盛智文認為作為香港人,同時融入大灣區不單無衝突,更是香港未來的出路,「香港只有700萬人,市場太小了,中國有四億中產,當在你門前有這一個巨大的市場而不去把握,是愚不可及」。
他認為隨着港珠澳大橋和高鐵通車,已經完全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模式,「你可以在深圳吃早餐,在廣州吃午餐,回到香港吃晚飯」,香港和中國之間的邊界最終會消失,香港人應持開放態度看待兩地融合,打入大灣區市場的同時,保持一國兩制下香港獨特的身份,香港的制度、金融專業服務和大學教育等優勢,都為香港在大灣區的前景打好基礎,「現在需要的是年輕人到大灣區創業,成為獨角獸,然後所有人都會效法」。
「港人不用支付寶會落後」
除了大灣區,他亦力撐內地的電子支付如支付寶及微信支付,認為香港人不可以拒絕轉變,更不應該因為這些科技來自內地就抗拒,並指決不用這些科技的人「不幸地他們會落後」,「VISA、AE都來自美國吧,如果有技術可以令生活更方便,何樂而不為呢?」
盛智文表示,確實會有人一定抵制內地新事物,相信新一代會有更開放的態度,這亦是他過去成功的關鍵,「即使我不一定同意所有新事物,但我會嘗試」。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