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中美貿易談判不斷惡化,中美同是香港經貿的核心,兩個大國誰勝誰負,都直接影響香港年內,甚至未來數年的經濟走勢,就算沒有任何投資的朋友仍須多加注意。當然,屬於投資者的你,今天應如何部署?風險不外乎時間和幅度的問題;當然有風險即有機會,機會何在?筆者希望在此分享一下。
截至2018年數據,美國GDP約有19.5萬億美元,而中國約有12.2萬億美元,已達至美國約62.5%,如以今天的GDP增長分別為2.5%和6.4%計算,約2030年中國便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一哥,加上「中國製造2025」和5G領域的超前,作為今天的「一哥」只會可預期和自然地出手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地位。
美股仍徘徊歷史高位
今天的貿易磨擦只是第一步,未來只會不斷延伸到其他層面(如政治和軍事),加上兩國GDP總佔比已是全球約40%,無論大家投資到甚麼地方都不能避免受到影響。因此,兩國「鬥而不破」將成為新常態。投資者要有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至少在2020年美國大選之前仍有爭拗,參考最新民調,特朗普支持度高見46%,更勝奧巴馬第一任期的44%,亦是他任內新高。食髓知味,結果大家可預期吧。
本次關稅的磨擦源於上年1月美國宣佈對大型洗衣機和光伏產品打稅,最關鍵是9月底中方取消訪美,雙方轉趨緊張,環球股市急挫;直到阿根廷G20峯會的「習特會」開始休戰90日,在今年3月再延長休戰,環球股市亦因此急彈。
過去一年,美股調整至今仍徘徊歷史高位,反觀恒指由高峯33484點至今仍是弱勢,A股更是劣勢,美股受到的影響較中港股市明顯較低;另外,每次談判轉趨緊張時,恒指皆出現約11%的跌幅,如以今年30280點的高位作11%下調,即見26950點水平。
最後,筆者相信短期的轉捩點應在6月28日大阪G20峯會,只有重演「習特會」才能一錘定音。在此前,料美方會繼續極度施壓,爭取談判籌碼,即中港股市弱勢至少要到6月28日。
港股27000以下分段買
股市大跌時,投資路徑反而更見清晰。就如金融海嘯時,環球股市急挫造就了黃金、債券等避險工具急升。投資者或可預期央行減息救經濟,利率期貨顯示美聯儲在2020年前將減息3次,最快將在本年12月11日,機率約75%。
如我們重回量寬的時光,債券、房託、公用股、高息股、健康護理板塊,甚至黃金等都是保守之選;如你是有實力和高風險的投資者,美股可能是你首選,除了美股在談判間維持強勢外,標普的每股盈利和股本回報率仍是5年高位;市場常戲言美股是特朗普的「政績」之一,2020年前美股強勢仍在,只要不接觸貿易磨擦的核心,如農產品、硬件等;其次是恒指,如相信中央會強力救市,恒指將是海外資金首選。
逆向思維下恒指若低見27000點以下可分段入貨,距今年高位30280點有近12%升幅。
星展香港零售銀行業務及財富管理高級投資策略師 李振豪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