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統局:通脹4.9%不存造數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16日 05:59
2011年02月16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經過權重調整的內地1月份消費價格指數(CPI)升4.9%,一如傳聞般低於市場原預期的逾5%。對此國家統計局強調,食品價格比重下調不會壓低CPI升幅,換言之不存在「造數」的情况。一眾券商亦相信上月通脹低於預期,主要是食品價格漲幅未如想像中迅猛。惟券商對於未來通脹前景並未改觀,均預計CPI仍有上升壓力。

國家統計局由2000年起每5年調整一次內地CPI的計算比重,今年已是第二次調整,首次發生於2005年。根據公布,由上月起,除了住房佔CPI比重提高4.22個百分點外,其餘比重一律有所下調,最引人注目的食品價格調低2.21個百分點,下調幅度少於預期,煙酒、衣物、家電及維修、交通及通訊、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等分類各自下調0.05至0.51個百分點不等(詳情見附表)。不過當局仍未公開各CPI分類的具體比重。

以分類升幅比較,1月食品價格按年漲10.3%,升幅主要來自鮮蛋及水果;非食品價格整體較去年同期升2.6%,當中以住房價格升6.8%最甚,消費品及服務價格各自漲5%及4.6%。

食品漲價遜預期 壓低通脹

交銀國際分析師李苗獻認為,1月通脹低於市場預期,主要是食品價格漲幅不如想像中迅猛所致,因為除了食品外,另有六個分類佔CPI比重亦有所下調,最後的效果是整體CPI升幅反而較比重未調整前高出0.024個百分點。

美銀美林中國經濟學家陸挺根據新的比重,將去年11月及12月的CPI重新計算,得出的升幅分別為5.1%及4.5%,與該兩個月原本的升幅(5.1%及4.6%)相若,顯示新的CPI計算方法並未受比重調整而有失偏頗。至於更久遠數據的數據,他強調「沒有必要追溯重新計算,因為CPI比重調整乃跟隨居民生活水平的變化而作出」。

德銀:物價6月才見頂

儘管1月通脹未如預期般嚴峻,市場還是不敢對未來的CPI走勢樂觀。摩根士丹利經濟師章俊提醒投資者,內地當局未公布CPI分類的具體比重,故不應過分解讀比重調整,該行亦未因此改變早前對內地通脹前景的看法。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估計,2月農產品價格升幅或會出人意料,令未來通脹仍有加劇的壓力,故該行維持CPI於年6月才會見頂的預測。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