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全球食物科技公司近年致力研製用細胞培植的牛肉、豬肉,甚至魚肉、龍蝦等人造肉。這場人造食物變革被視為可化解畜牧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的弊病,但英國牛津大學有研究員就質疑它未必可成緩和氣候變化的靈丹妙藥。
六年前,一塊在荷蘭馬斯垂克大學的實驗室用細胞培養技術製造的人造漢堡扒,在倫敦正式面世。當時一磅人造肉的價格,高達120萬美元(936萬港元);時至今日,以色列公司Aleph Farms已宣佈,成功把成本價降至100美元(780港元)一磅;美國業內有消息指,多家美國公司甚至可把成本降至50美元(390港元)一磅。三藩市的初創企業Just更預告,年底就會把細胞培植雞塊送上零售貨架。
化學物質破壞生態
但細胞培植而成的肉(cell-based meat)能否如當初承諾般化解畜牧業破壞環境的流弊,仍是未知之數。現在大約四分一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農業,當中以牛肉生產最不環保,牛隻的糞便和消化過程會釋放大量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另外農藥的使用和砍伐樹林都會釋放溫室氣體。
因此,科學家嘗試由動物身上抽取的幹細胞,直接培植成肉,既可避免傳統飼養方式的動物權益爭議,也可以減少排放。不過,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的研究員發表報告指,經細胞培植肉雖不會釋放大量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但對電力的需求會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報告解釋,短期而言,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會有較大的暖化效應,但只會分別留在大氣中12年和100年,二氧化碳卻會留在大氣裏上千甚至上萬年。領導研究的教授林奇指,「在實驗室培植肉類要用大量能源」,而其發電方式若主要排放二氧化碳的話,大量生產「對氣候的危害可能更大」。
報告也提及,細胞培植肉或可避免飼養牛隻時造成的水污染。但沒有參與研究的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教授奧凱特指,實驗室培植肉時要生產如荷爾蒙的有機或化學分子,這些物質最後會殘留於水中,破壞生態。
取決食客接受程度
除了用細胞培植肉,畜牧業還面對着「素肉」(Plant-based meat)普及的衝擊。「素肉」是以植物原料模仿真肉的製品。素肉製造商「超越肉類」(Beyond Meat)的產品早已打入美國的超級市場;素肉製造商Impossible Foods的漢堡更已來到香港,該公司與快餐店Burger King合作推出素牛肉漢堡「不可能華堡」在美國大賣後,上周三開始在瑞典發售類似的漢堡。
人造肉能否反轉人類食肉的習慣,很取決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美國加州聖迭戈州立大學市場學教授科內利斯指,下一代將會更加接受它們,「真實肉類是舊科技,若你知道它消耗多少資源,(生產)它幾乎是愚昧。就像你有語音功能,但仍用打字機般」。
英國廣播公司/美國《華盛頓郵報》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六年前,一塊在荷蘭馬斯垂克大學的實驗室用細胞培養技術製造的人造漢堡扒,在倫敦正式面世。當時一磅人造肉的價格,高達120萬美元(936萬港元);時至今日,以色列公司Aleph Farms已宣佈,成功把成本價降至100美元(780港元)一磅;美國業內有消息指,多家美國公司甚至可把成本降至50美元(390港元)一磅。三藩市的初創企業Just更預告,年底就會把細胞培植雞塊送上零售貨架。
化學物質破壞生態
但細胞培植而成的肉(cell-based meat)能否如當初承諾般化解畜牧業破壞環境的流弊,仍是未知之數。現在大約四分一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農業,當中以牛肉生產最不環保,牛隻的糞便和消化過程會釋放大量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另外農藥的使用和砍伐樹林都會釋放溫室氣體。
因此,科學家嘗試由動物身上抽取的幹細胞,直接培植成肉,既可避免傳統飼養方式的動物權益爭議,也可以減少排放。不過,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的研究員發表報告指,經細胞培植肉雖不會釋放大量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但對電力的需求會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報告解釋,短期而言,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會有較大的暖化效應,但只會分別留在大氣中12年和100年,二氧化碳卻會留在大氣裏上千甚至上萬年。領導研究的教授林奇指,「在實驗室培植肉類要用大量能源」,而其發電方式若主要排放二氧化碳的話,大量生產「對氣候的危害可能更大」。
報告也提及,細胞培植肉或可避免飼養牛隻時造成的水污染。但沒有參與研究的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教授奧凱特指,實驗室培植肉時要生產如荷爾蒙的有機或化學分子,這些物質最後會殘留於水中,破壞生態。
取決食客接受程度
除了用細胞培植肉,畜牧業還面對着「素肉」(Plant-based meat)普及的衝擊。「素肉」是以植物原料模仿真肉的製品。素肉製造商「超越肉類」(Beyond Meat)的產品早已打入美國的超級市場;素肉製造商Impossible Foods的漢堡更已來到香港,該公司與快餐店Burger King合作推出素牛肉漢堡「不可能華堡」在美國大賣後,上周三開始在瑞典發售類似的漢堡。
人造肉能否反轉人類食肉的習慣,很取決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美國加州聖迭戈州立大學市場學教授科內利斯指,下一代將會更加接受它們,「真實肉類是舊科技,若你知道它消耗多少資源,(生產)它幾乎是愚昧。就像你有語音功能,但仍用打字機般」。
英國廣播公司/美國《華盛頓郵報》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