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阿里巴巴於2014年9月19日在美國上市,當時的IPO價錢為68美元,以現價155美元計,累計升1.27倍。阿里巴巴在美股風光無限,但留給香港股民的,卻是慘痛回憶。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曾來港上市,上市當日收報39.5港元,較發行價13.5港元漲192%,但之後在金融海嘯期間曾跌至3.46港元的低位,不及一年前發行價的三成,和41.8港元的高位相比,跌幅超過九成。
相關新聞:【拆局】華為事件加快阿里回歸
2012年私有化
令股民難以釋懷的是,阿里巴巴在港上市的是B2B(企業對企業)業務,但實際當時公司已轉型,業務重點在B2C(企業對消費者),全力打造淘寶商城、天貓。當時市場質疑,阿里巴巴將B2B上市集資的資金,投入非上市的B2C,對股民極度不公。
在2012年,阿里巴巴宣佈以等同招股價的每股13.5元的價格進行私有化,並在港股退市。投資者如持股4年,等同借出免息貸款給予阿里巴巴,其間淘寶、天貓高速增長,但股民沒有分文所得。阿里巴巴的做法令香港股民極度不滿,其後再擬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來港上市時,遭到股民的普遍抵制。
相關新聞:【拆局】華為事件加快阿里回歸
2012年私有化
令股民難以釋懷的是,阿里巴巴在港上市的是B2B(企業對企業)業務,但實際當時公司已轉型,業務重點在B2C(企業對消費者),全力打造淘寶商城、天貓。當時市場質疑,阿里巴巴將B2B上市集資的資金,投入非上市的B2C,對股民極度不公。
在2012年,阿里巴巴宣佈以等同招股價的每股13.5元的價格進行私有化,並在港股退市。投資者如持股4年,等同借出免息貸款給予阿里巴巴,其間淘寶、天貓高速增長,但股民沒有分文所得。阿里巴巴的做法令香港股民極度不滿,其後再擬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來港上市時,遭到股民的普遍抵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