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老吳呀,我找了你八年了,抗日戰爭都勝利了,我終於把你找到了!」當局在六四後將死難學生的檔案封存,令天安門母親難以追尋難屬下落。北京與四川一南一北,丁子霖分別等待了8年及接近20年時間,才找到吳國鋒和肖杰的父母。
六四當日將吳國鋒身亡消息帶回學校的,正是丁子霖的丈夫、人民大學教授蔣培坤。蔣當時正在醫院尋找兒子蔣連捷的下落,但兩夫婦因兒子的死身心俱疲,無暇顧及。事隔數月欲追尋難屬時,卻發現學校早已將死難學生的檔案封存,多年來一直毫無線索。另一邊廂,吳氏夫婦亦早從美國之音等電台聽到丁子霖的事迹,但也一直無從入手。直到1997年某一天,吳定富收到一封來自北京的信件,「我一看,名字不正確,門牌號也不對,但郵差估計就是我們家的」。
《尋訪六四受難者》牽線
揭開信件,兩家難屬從遙遠的八年,一下子拉到了咫尺之距。原來蔣培坤偶然到一個朋友家作客,朋友的兒媳婦恰好是四川新津人,剛好談起一位認識的死難者,才輾轉拿到一個不甚確切的地址,幸好最終上天不負有心人,「跟丁老師聯繫過後,我也成為了天安門母親20多位主要代表之一。」吳爸爸說。
至於肖爸爸與丁子霖的聯繫,幾乎等待了近20年,牽線的恰好是丁在2005年出版《尋訪六四受難者》一書。「十多年前,我有同學到香港出差,剛好買了這本書,上面有肖杰的名字,後來通過一些關係,他找到丁子霖的電話,我們才聯繫上。」肖宗友說。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六四當日將吳國鋒身亡消息帶回學校的,正是丁子霖的丈夫、人民大學教授蔣培坤。蔣當時正在醫院尋找兒子蔣連捷的下落,但兩夫婦因兒子的死身心俱疲,無暇顧及。事隔數月欲追尋難屬時,卻發現學校早已將死難學生的檔案封存,多年來一直毫無線索。另一邊廂,吳氏夫婦亦早從美國之音等電台聽到丁子霖的事迹,但也一直無從入手。直到1997年某一天,吳定富收到一封來自北京的信件,「我一看,名字不正確,門牌號也不對,但郵差估計就是我們家的」。
《尋訪六四受難者》牽線
揭開信件,兩家難屬從遙遠的八年,一下子拉到了咫尺之距。原來蔣培坤偶然到一個朋友家作客,朋友的兒媳婦恰好是四川新津人,剛好談起一位認識的死難者,才輾轉拿到一個不甚確切的地址,幸好最終上天不負有心人,「跟丁老師聯繫過後,我也成為了天安門母親20多位主要代表之一。」吳爸爸說。
至於肖爸爸與丁子霖的聯繫,幾乎等待了近20年,牽線的恰好是丁在2005年出版《尋訪六四受難者》一書。「十多年前,我有同學到香港出差,剛好買了這本書,上面有肖杰的名字,後來通過一些關係,他找到丁子霖的電話,我們才聯繫上。」肖宗友說。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