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模擬登陸「火星」插中國國旗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16日 05:59
2011年02月16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經歷了256天模擬由地球飛奔火星的漫長「航程」後,在俄羅斯參加模擬登陸火星實驗的其中兩名志願者,周一終於踏足「火星」表面,插上中俄國旗及歐洲太空總署的旗幟,並展開模擬採集火星樣本等實驗。隨着實驗取得初步成功,俄國官員認為,登陸火星可提前在2030年展開。

首天模擬登陸歷時1小時12分。俄國的斯莫列耶夫斯基(Alexandr Smoleevskiy)與意大利的烏爾比納(Diego Urbina)穿著笨重的白色太空衣和靴子,背負氧氣筒等總達32公斤的裝備,走出「模擬登陸艙」,踏足充滿沙礫、岩石的模擬火星漆黑環境,搖搖晃晃地繞過一個巨大沙坑。

他們走了幾步,便插上參與實驗的國家和組織的旗幟,包括中俄國旗及歐洲太空總署署旗,並用俄語和英語發表了簡短致辭。接着,他們開始採集土壤樣本,測量「磁極」,使用俄國特別為載人征月任務而製的工具,進行實地考察。

俄羅斯太空中心直播着有關情况。俄國聯邦太空總署的達維多夫(Vitaly Davydov)說﹕「我們今天取得了很大進展。實驗船員都感覺良好。」

王躍周五出艙採岩石

中國的王躍與上述兩位志願者,上周二一起進入「模擬登陸艙」,準備4天後「降落火星」。周一出艙前,他們均先身穿抗失重負荷服,平躺在頭朝下12度的牀上,接受模擬失重下的頭低腳高臥牀醫學研究實驗。他們3人將輪流分兩人組,分3次出艙「登陸火星」。繼意俄太空人後,王躍將於周五出艙,負責駕駛裝有機械臂和攝影鏡頭的火星探測車,在「火星」表面採集岩石。此外,志願者還將模擬處理突發緊急事故,包括同僚意外摔倒手部受傷,由別人扶起返回艙內。至於另外3名法俄志願者,則要留守在「軌道」上的模擬主艙。

模擬火星漫步,是前所未有的模擬遠征火星實驗「Mars 500」的一項重點。實驗全程在莫斯科的生化醫療問題研究所內進行,計劃為期520天,以測試人類應對往返火星過程中的壓力、體能和心理等問題。6名來自中俄法等國的青年男志願者,要模擬在「火星」逗留30天,之後再約花240天「返回地球」,實驗於今年11月結束。

在今次「登陸」之前,他們一直要在狹小得只有20米高、不足4米闊的模擬太空艙內,承受如直飛火星般逾8個月與世隔絕的生活。其間,他們每日需鍛煉體魄,保持體重和健康狀態,包括利用特製扶手椅應付突如其來的壓力。歐洲太空總署的科學應用部負責人富格萊桑(Christer Fuglesang)說﹕「這是令人興奮的經驗。船員很富創造力。」

俄歐原希望可於2040年實現登陸火星任務。但經周一的實驗後,有俄國官員主張加快實現。達維多夫說﹕「20年是準備這種遠征的良好時間。我認為這是相當現實的。」

法新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