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瑪麗推院前評估 準繩度82% 腦中風預報 救人快34分鐘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10日 06:35
2019年06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治療腦中風病人爭分奪秒,及時的治療可以增加病人完全復元的機率。瑪麗醫院於去年7月推出「院前腦中風評估」先導計劃,救護員評估病人有腦中風徵兆,會預先通報醫院準備緊急治療,成功縮短病人等候治療的時間達17至34分鐘。團隊期望將計劃成果分享予各區醫院,日後全面推行。


記者:何家朗

相關新聞:救護「談笑用兵」 婆婆黃金時間獲治療

腦中風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分別由動脈血栓或出血引起,或導致腦部損傷。單以公立醫院計算,每年有約1.2萬名病人因急性中風而需住院,腦中風更屬本港第四大致命殺手。


一分鐘多救190萬腦細胞

醫院會使用「靜脈輸注溶栓治療」(俗稱打溶血針)及「經動脈取栓術」治療腦中風病人,但由於中風病人腦細胞處於供血不足的情況,有關治療必須於病發後短時間內進行,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兩者黃金治療時間分別為病發後三小時及六小時。然而,當病人由救護車送抵醫院後,醫護人員必須為病人進行檢查,確認為腦中風並安排治療器具,其間病人的病情或會惡化,影響日後復元。


為縮短腦中風病人等候治療的時間,瑪麗醫院聯同港大醫學院及消防處,於去年7月推出「院前腦中風評估」先導計劃,在港島西救護分區試行,當救護員接報到場後,會率先評估病人狀況,如有腦中風的症狀,便預先通知瑪麗醫院預備緊急治療方案,讓病人送抵醫院時可立即接受治療。


在去年7月至今年2月期間,救護員共評估117名病人符合預報條件,當中96人其後證實為腦中風,準繩度達82%。預報機制更成功加快腦中風病人接受治療,病人平均入院後51分鐘便能打溶血針,較沒有預報機制時快17分鐘,動脈取栓術時間則平均為132分鐘,比以往快34分鐘。


港大醫學院神經外科學系助理教授曾震安表示,治療時間是腦中風病人復元的關鍵,平均每快一分鐘提供治療,便能多拯救病人190萬個腦細胞,避免因腦細胞大量死亡所導致的永久損傷。


曾震安指,本港大部份醫院已24小時提供溶血針治療,並期望發展24小時提供動脈取栓術,能更全面地救治腦中風病人。他期望先導計劃能成為其他醫院聯網的參考對象,在日後推廣至全港各區。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