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加準備金 易掀波動孆憛G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21日 05:59
2011年02月21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上周五加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大型及中小型銀行的準備金率已分別加至19.5%及17.5%。過去3次人行加準備金,對內地的市場息率,以致中港股市都構成衝擊,且看今次又會否歷史重演。

在緊縮周期開始初期,加存款準備金率,影響不明顯,因為銀行仍「水浸」。但當愈加愈高時,對於存款不多、貸存比率已高的銀行便會構成壓力。從附圖【圖表1】可見,過去3次加準備金,分別在去年11月29日、12月20日及今年1月20日生效,在生效之後的幾天,都曾經令到內地7天回購利率飈升。息率飈升,A股便下跌,間接亦拖低國企指數。

過去3次皆令息率升股市跌

過去3次之中,以上月20日那次最嚴峻,7天回購息率飈上10厘。當時適值春節臨近,數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存款以現金形式流出銀行體系,令到銀行搶錢心切。相反,今次加準備金在春節之後,現金回流銀行,所以估計今次內地市場息率的波幅應沒有上次那麼大。

但要留意中石化(0386)發行的230億元A股換股債券將在本周三接受認購,在本周初期,內地市場資金仍會有壓力。想買中資股的朋友,不妨先看清形勢,可能一兩天後會有更理想的入貨價位。

上周五外圍市場對中國加準備金的反應尚算溫和。跌幅較大的是力拓、必和必拓等礦業股。江銅(0358)及中鋁(2600)等資源股今天或會有沽壓。反而升勢只是剛起步的內銀股,未必會因為加準備金而再大幅調整。

雖然筆者對港股,特別是中資股仍樂觀。但市場上不無隱憂,中東及北非的示威終於引發內地網民發起集會,不滿情緒可以一觸即發。為了減低不穩定因素,政府對控制物價及樓價的決心會更大。

另外,通脹問題已不再局限於新興市場,歐洲的壓力愈來愈明顯。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Lorenzo Bini Smaghi上周五亦「開腔」,說面對環球通脹壓力上升,歐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需要時可能要修正。歐洲加息只會增加「歐豬」的壓力。

歐央行供區內銀行以高息拆入隔夜應急錢的機制,顯示上周五借出了160億歐元,遠高於正常日子的12億歐元,是否有歐洲銀行不穩,值得關注。

御准加油價 利好中石化

筆者早前建議大家趁低買入中石化,理由是權威網站息旺能源早前指春運之後,約2月20日成品油便可加價。息旺網果然再次率先「爆料」,發改委周末公布由昨天起加成品油價約4%。

內地通脹升溫,市場一直很懷疑中央是否會按照成品油價格機制行事,讓中石油(0857)、中石化加成品油價。即使去年12月加了一次價,大家仍半信半疑。但今次加價發改委講得很清楚,不加價,內地耗油量會飈升,增加進口石油的依存度,危及國家「石油安全」。這個定調可圈可點。

雖然今次加幅已經被壓縮,及時間上因為適逢春節而延遲了一個月,但中央既然已提升至「石油安全」的層面,成品油價繼續跟隨國際油價走應無懸念,對中石化是好消息。中石化今年市盈率8倍,較中石油及中海油(0883)的11倍低了一截,短線中石化應有追上的空間,仍值得買入【圖表2】。

「京十五條」惹反彈 內房股值博

在周末,廣州及上海先後公布落實「新國八條」的細則。這兩個一線城市都未有如北京一樣,規定外地人士必須提交過去5年納稅紀錄才可以購房。廣州及上海的規定,是外地人士只要提供前兩年累計繳納1年以上稅款的證明,便可以買樓。這規定較北京合理得多,顯示北京的「辣招」不會擴散全國。內地近日對北京限外地人買樓買車的做法,已引起強烈反彈,「京十五條」隨時有修改的可能。筆者繼續維持可以收集內房股的看法。

撰文:江宗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