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意馬國際(0585)透過「空手入白刃」方式、以逾10億元作價「吞羊」,收購擁有內地人氣動漫《喜羊羊與灰太狼》肖像權的動漫火車集團(下稱﹕動漫火車) ,並將於今日復牌。是次收購的動漫火車主要業務為消費品授權業務,未有直接參與《喜羊羊》電影以及電視內容製作業務,不過,日後或能透過「聯合品牌管理協議」,攤分來自《喜羊羊》製作公司的部分收入。
意馬也將於今天收市後,就上述收購召開記者會,而意馬主席梁伯韜也會出席。
根據收購協議,意馬以介乎8.14億元至10.46億元作價購入動力火車(支付方式詳見另稿),過去錄得逾2億元人民幣票房的《喜羊羊》電影系列卻未有包含在內。動漫火車去年的收入只有7460萬元,稅後盈利只有2894.1萬元,不過該公司預期今、明兩年的盈利將會達到8500萬元以及1.57億元,令整項收購的平均市盈率約為7.84倍。
動漫火車去年僅賺2894萬
要了解動漫火車的業務架構前,須要先了解包括《喜羊羊》角色在內的動漫收入模式,以及動漫火車與策略伙伴廣東原創動力(原創動力)之間的關係。目前動漫火車與原創動力經營6個主要業務部分,包括電視製作及播放、電影製作、出版、人偶劇/嘉年華會、互動媒體及消費品授權業務。
涉及內容創作以及傳遞的部分由原創動力經營,剩下的消費品授權業務才會由動漫火車直接負責管理(見附圖)。雖然動漫火車過去業績未有受惠於《喜羊羊》賀歲電影系列的收入,但交易訂明,動漫火車可透過聯合品牌管理協議攤分原創動力的盈利,攤分90%原創動力的經營業績,相反原創動力若錄得虧損,意馬則須按其經營業績的100%之金額支付直銷開支。
擅長3D製作的意馬表明,2011年至2016年間將會與原創動力以及其他伙伴合作推出3套《喜羊羊與灰太狼》電影,包括會採用3D技術製作。內地動漫界人士認為,《喜羊羊》是一個異數,因為內地動漫主要的收入來源一般是周邊的延生產品,電視以及電影基本上是「做一分鐘賠一分鐘」。
未來合作推3套電影
該名業內人士指出,內地發展動漫品牌的主要收入來源來自服裝、玩具、嬰兒用品等延生產品,佔整體收入達到70%,餘下30%才來自電視劇的播放,不過《喜羊羊》卻是一個特殊例子:「(《喜羊羊》成功)涉及大量的人脈關係,發展動漫業務在內地風險很大,以播放電視以及電影為例,是做一分鐘賠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