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義肢跑42公里 盼無障礙渣馬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21日 21:59
2011年02月21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第15屆渣打馬拉松昨在清晨寒冷有雨的天氣下展開,共有5.5萬名跑手落場出賽挑戰全馬、半馬和10公里賽事,參賽率達85%創歷屆新高。42公里的青馬橋和維港兩岸風光,今年不再是運動健兒獨享,多個殘障運動員經歷一年苦練後,克服障礙,無論用義肢鐵腳踏出堅實一步,或用繩子為聾啞失明人士領航應付10公里賽,也能汗流浹背奔向終點,向世人證明「我也做到」。

昨晨未夠5時,在東區走廊及尖沙嘴彌敦道上,精神抖擻的運動健兒已齊集起點準備,10公里、半馬拉松及全馬拉松賽事由5時15分起陸續開跑。特首曾蔭權、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及警務處長曾偉雄,分別主持全馬及半馬的起步鳴槍。昨日氣溫只有12、13度,間中有雨,跑手均指天氣舒適,有利長跑,平均參賽率高達八成五,出賽人數約5.5萬人,打破歷屆紀錄。

僅花4.5小時 獲女兒贈「冠軍」獎盃

「從心出發,跑出信念」的口號,在維園終點上不難從殘障運動員身上體現。59歲的退休人士馮錦雄,左腳裝上義肢逐步邁向終站,衝線一刻不禁振臂高呼。09年他首戰半馬成功,去年挑戰全馬,只跑了10公里被迫退下火線,今年捲土重來,結果只花上四個半小時完成賽事,「完全無預計到,想過5小時回來已經很好了!」

女兒在終點向他送上「心目中馬拉松冠軍」的獎盃,馮錦雄不禁熱淚盈眶,完成全馬,走得艱難。他在32年前因交通意外,左小腿須截肢,熱愛運動的他一度情緒低落放棄賽跑,4年前他在當義肢矯型師的朋友協助下,裝上義肢重拾跑步樂趣。他坦言,過去1年不時在梅子林跑斜道,終克服賽事的西隧斜路,可見針對性訓練奏效,跑至中段更已「跑甩」陪跑的朋友,直奔維園。

此外,馮錦雄為取得佳績,數月前改用運動義肢跑步,更快完成賽事之餘,新義肢令他跑得更為順暢,難怪他指整個過程甚為「享受」,他說:「我希望我的成績可以讓其他肢體傷健人士作為借鏡,更努力打破我的紀錄,馬拉松應全人類參與,無分彼此。」

視聽障者一繩牽 跑畢10公里

「我看不見、聽不到、跑得好、做得到」,16名視障及聽障人士參加10公里賽事,以一條橙色繩子聯繫,由聾啞人士為失明人士領航,人人都雄心壯志,並於一個半小時內跑畢全程,完成別人眼中的「不可能任務」,隊員更指明年再接再厲創佳績。

有人為自己而戰,也有人為別人出賽。港隊獨木舟運動員馮允謙,連續兩年赤腳完成全馬賽事,這名24歲的小伙子,赤腳出賽只為內地山區學童籌款,跑到雙腳流血亦在所不計,「最初2公里覺得涼涼地,都無問題,之後就開始痛,起水泡流血,到三號公路時更有畀火燒的感覺!」

為學童籌款 赤腳跑至雙腳流血

他表示,去年聖誕到廣東省河源市探訪山區學童,看見他們衣著單薄、雙鞋踏破都不捨替換,從而激發他決心赤腳賽跑籌款,「既然我可以赤腳跑,不如將買波鞋的錢捐予有需要的孩子。」他希望為愛心力量籌得10萬,又會鼓勵身邊朋友,明年嚮應活動。

不過,原定今年舉辦的輪椅賽,最後因報名人數不足而取消,兩名未能參加渣馬的輪椅人士,只能在維園場外申訴。外籍人士Samuel居港超過廿載,直言「香港已經成為我的家」,對於未能參賽感到非常失望。他指其他國家已經舉辦輪椅賽多年,香港遲遲未讓他們參賽,是存有不公,一個月作報名期限亦屬無理,認為大會毫無誠意。

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主席關祺表示,今年馬拉松只有兩名輪椅選手,不足以另設輪椅賽,希望日後參與人數增加,有望明年舉辦輪椅賽。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