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術評審失靈 舉報造假3年無人理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23日 05:59
2011年02月23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小學生為「當官」不惜賄選,大學學者也出現嚴重學術造假。近期最令人關注的例子就是西安交通大學前教授李連生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研究被指嚴重抄襲,遭舉報後終被科技部除名。據報道,6名老學者用了3年時間舉報,才將李連生造假之事公諸於世。

教授抄襲 獲國家科技獎

《新世紀》周刊報道,李連生獲得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後,2007年再以「渦旋壓縮機設計製造關鍵技術研究及系列產品開發」申報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但項目公示時,退休教授楊紹侃認為李連生並不熟悉該課題,心中生疑。細看該獎項申報材料後,看出涉及嚴重抄襲問題,隨即與5名年長同事一起討論,並決定舉報。

校方收到書面舉報後,派出副校長等3人與6名老學者見面,指李連生已獲國家獎項,如遭撤銷會有不良影響,極力勸說取消舉報。3年間,6人共向學校領導人舉報11次,向科技部舉報4次,還曾經向省級和國家科技教育部門舉報,但一直石沉大海。直到去年3月央視報道事件,才引起廣泛關注。今年1月30日,科技部發文撤銷李連生曾獲及申請中的獎項,他也被校方解僱。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李俠指出,造假項目可暢通無阻獲獎,顯示中國科技評審體系已處於失靈狀態。社科院哲學所博士段偉文認為,科技部打擊學術造假有重要意義,但要有效遏制學術或科研造假,依然前路艱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