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基金經理伯樂」之稱的閻峰,原是少年股神,在30歲時合組公司炒股勁賺1億,當上國泰君安(1788)話事人後,又相中人稱「中國股神」的趙丹陽,足證「揀人揀股」均眼光獨到。閻峰表示,自己會繼續培訓基金經理。他又說喜歡香港營商環境公平開放,而且沒有敬酒文化,簡直是一片福地。
畢業於清華大學的閻峰,1992年加入在內地的君安證券,他透露,九十年代初與友人合組公司炒股,短短1年間便賺得1億元人民幣,當時年僅30歲的閻峰佔公司22%股權,分得逾2000萬元人民幣,「當時在內地已算是富豪了。」
在閻峰眼中,炒股賺錢不值得驕傲,懂得嚴格控制風險才最值得自豪。「當年炒股一直賺錢,直至一天炒股輸了700萬元,便馬上止蝕離場。」
眼光獨到 邀趙丹陽至麾下
至於如何發掘「中國股神」、赤子之心基金經理趙丹陽,閻峰透露趙原本是國泰君安的客戶,他發現趙丹陽戰績彪炳,於是游說趙到國泰君安香港分公司當基金經理,因而造就了這位「中國私募基金教父」。閻峰續稱,他麾下現有11名基金經理,公司會不斷培訓。例如過去亦是公司客戶的張捷,在香港做對冲便做得非常好,有部分是母公司的A股基金經理,被閻峰相中「弄到境外來做香港市場」。
30歲戰績已那麼彪炳,記者自然會問閻峰現今如何管理他財富,閻峰卻不欲多說。但聊到香港的生活環境,閻峰還是讚不絕口。
他居港近20年,覺得香港競爭環境公平,法制健全,專業人士可靠,是創業好地方;而且英語、普通話及廣東話通行,名副其實中西合璧。他更指出香港「連颱風都拐彎不吹進來,真是福地」。
喜香港公開公平 是片福地
閻峰又打趣說,像他年近半百、九十年代進入金融行業的內地人,近年大多進了「兩院」——不是進法院便是去了醫院。因為過去內地法規不健全,容易違規被抓,不然就是幹活幹得太累,要進醫院。他不斷說幸好香港沒有喝酒文化,所以閻峰兩個院都不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