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66歲的單身族岑昭,月入8000多元,剛好符合新的公屋入息限額,等候多年終可申請公屋。但他沒有特別高興,因現任地盆散工的他,最近被業主拒絕續租,在同區覓得相近單位月租要1600多元,較原租金加了一倍,因申請至成功上樓需時,這幾年他仍然要捱貴租。
現正就讀副學士先修課程的陳先生(化名)則表示,公屋申請輪候時間長,即使日後畢業時符合資格,也很可能在輪候期間,隨着入息上升而喪失申請資格。
他又指出,即使大學畢業生收入近萬元,但供養父母、還大學貸款及交通支出等,已用去大部分入息,加上近年私型單位租金愈來愈高,租住私樓根本不能儲錢。他希望政府可按大學學士畢業生入息中位數釐訂公屋入息限額,並每年按通脹調整。
促每年最少3.5萬單位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施麗珊表示,只是放寬限額並不足夠,政府應增加公屋供應量。她說,現時公屋新建單位每年只有1.5萬個,逾半申請人要等超過3年才可上樓,認為政府每年最少要提供3.5萬個單位才足夠。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