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樓市現見底信號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01日 21:59
2011年03月01日 21: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普通家庭負擔樓價的能力升至35年最高,加上現金買樓增加,不少分析員與投資者相信美國樓市今年內將見底。樓市否極泰來,可為美國經濟注入強心針,但最新調查顯示,美國人置業信心仍在下跌,租屋需求相應上升,為核心通脹帶來上升壓力。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美國樓市今年即使不復蘇,至少也可告別壞消息。樓價跌至普通家庭可負擔的低水平,是樓市向好的迹象之一。根據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新近發表的報告,美國樓價去年跌至相當於一個普通家庭約19個月工資收入,是35年內最低水平。

家庭負擔樓價能力35年最高

在一般情况下,美國樓價平均相當於一個家庭約兩年工資。以洛杉磯為例,在樓市泡沫前,當地平均樓價相當於一個家庭2.6年的工資,2006年樓市泡沫高峰期,一間房屋的售價高達一個家庭4.5年工資,但如今已回落至約等於兩年家庭收入。穆迪分析首席經濟師Mark Zandi說﹕「從收入角度看,樓價已在可負擔的水平,若你能取得貸款,現在是買樓的好時機。」

樓市快將見底另一迹象是投資者開始入市,不少人更是一次過用現金買下單幢屋或大廈單位,這與泡沫時期許多人舉債買樓的做法截然相反。去年邁亞密地區逾半數交易是全數以現金進行,而在2006年最後1季,當地只有13%交易是全現金;鳳凰城全現金交易自2008年以來亦增加3倍,現時當地42%樓宇買賣是現金交易。《華爾街日報》指出,投資者透過現金交易,正是押注樓市反彈的迹象。

買樓投資信心跌 僅64%人覺安全

追蹤美國20個大都會區樓價的標普Case-Shiller指數最近連續5個月下跌,令一些人擔心樓市仍疲弱,但該指數已較2006年高峰時下跌了31%,部分地區房價跌幅更超過五成,不少重量級投資者相信,樓價見底指日可待。「股神」巴菲特上周末在給巴郡股東的信中預期,美國房地產市場在一年內開始復蘇,Pimco按揭抵押證券主管Scott Simon則稱,樓價可能再跌約5%,「在今年見底」。

美國最大房貸機構房利美(Fannie Mae)昨公布的最新置業心態調查顯示,美國人目前對樓市心態矛盾,64%受訪者認為置業是一項安全投資,較去年初下跌6個百分點,與2003年相比,更下跌了幾乎20個百分點;但另一邊廂,78%受訪者相信樓價明年將維持平穩或上升,較去年1月時增加了5個百分點。

民眾態度審慎,意味縱使樓市見底,但2006年泡沫爆破前樓價飆升的景况,在短期內難望重演,租屋需求相應增加。官方統計,美國去年第4季出租住宅空置率下跌至9.4%,是自2007年第2季以來最低。房利美首席經濟師Doug Duncan指出,民眾以租代買的心態,將令住宅租金上升。租樓開支佔美國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ore CPI)比例達40%,租金上升將推高通脹壓力。

撰文:郭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