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直以來,都有零售服務和資訊科技業者希望將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標籤應用於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方面。但以往卻一直或多或少受到技術、成本、體積等問題困擾。近期,終於出現了一些成熟的方案,有望普及應用。
■技術篇
技術趨成熟 應用範圍廣
所謂「客戶關係管理」(CRM),就是營造個人化的服務。但零售業和服務業常感頭痛的問題是,在顧客付款或出示會員卡之前,店員都未必知道他是否VIP,以及他的喜好和購物歷史等。
但若顧客的會員卡內置了RFID標籤,而店舖門口又安裝了RFID識別裝置,顧客甫踏入店內,毋須開口,RFID識別裝置就可以向店員發出信息,例如在電腦熒幕上顯示其姓氏、會員級別、累積積分、喜好、購物歷史,以及可以向他推銷什麼產品等。
早期應用效果有限
甚至,在結帳時,顧客的會員卡也毋須拿出來,已可以完成增加積分或扣減預付額等作業,收銀員的工作也較方便。因此,不少零售服務業者都曾計劃,將RFID標籤應用於會員卡,但之前幾年卻顯得不太順利。例如,它們往往選錯了某些頻率的RFID標籤來進行試驗。當RFID標籤如此貼近人體(如放在口袋)時,那些頻率的無線電波會被人體吸收,因此很多業者都試驗失敗。
就算選對了頻率,亦有其他問題。例如,被動式(本身不帶電源)的RFID標籤雖然夠輕薄,成本也相當低,但其有效距離偏短。若要作為只需隨身攜帶、不用拿出來的會員卡,表現不夠穩定。
至於主動式(本身帶有電源)的RFID標籤的有效距離雖較長,但以往成本卻偏高,每枚要百多港元至數百港元不等。而且,其設計還往往不能更換電源,一旦用盡電力就要拋棄,非常浪費,實際應用成本偏高。此外,其體積亦偏大偏厚偏重,很難令人覺得它像是會員卡。
撰文:薛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