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受惠新股旺場,港交所(0388)去年全年盈利增長7%,至50.4億元,為07年以來首次錄得盈利增長,表現符合市場預期,派末期息每股2.31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在業績會上「隆重介紹」將於下半年推出、用以支援人民幣股票買賣的機制「人證港幣交易通」(TSF),指TSF可保證市場有足夠人民幣頭寸買賣人民幣證券之餘,投資者於整個買賣過程乃「港元入、港元出」,人民幣資金不會外流,「可徹底讓中央放心」,不會讓人民幣證券淪為如內地交投疏落的B股。
港交所全年多賺7% 符預期
港交所去年收入增長8%至75.7億元,每股盈利4.68元,按年升7%。該公司表示,盈利上升主要受惠成交額有關收益及聯交所上市費收益上升。截至去年底,聯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1萬億元。
雖然昨日為港交所業績會,但李小加在會上大部分時間均著墨於TSF。據他介紹,TSF將從一家或多家香港銀行取得人民幣,再透過經紀提供予擬買入人民幣計價股份的投資者,並通過香港交易所旗下的證券結算所──香港結算,用於人民幣計價股份交易的結算交收。
投資者「港元入 港元出」
李小加續稱,TSF旨在提供一個備用設施,讓投資者在沒有人民幣的情况下,以港元購買人民幣股份,並在本港人民幣流通量不足時,仍可支持本港發展人民幣IPO業務。他指出,投資者一買一賣全程「港元入、港元出」,TSF中的人民幣會循環再用,並不會外流,而匯價會據市場定價,港交所僅擔任中間人的角色,不涉及對手風險。港交所預計,TSF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惟李小加未允披露TSF初步構思所儲的人民幣規模,僅稱將因應市場的人民幣證券規模而定。
料人幣新股可借孖展
人民幣計價股票作為今年港股重頭戲,市場一直關心投資者在認購新股時可否借孖展,對此李小加強調,港交所不希望人民幣計價股票成為「二等公民」,將力保投資者在投資人民幣計價股票時,與買賣普通港股待遇相同,暗示人民幣新股可借孖展機會大。港交所亦表示,要解決在超額認購時,人民幣資金流量可能存在的限制,若以港元認購人民幣首次公開招股,配發股份時才以人民幣結算,這亦算「構思不錯」,公司將與其他監管機構及市場參與者等所有相關各方積極研究。
此外,對於近日不少交易所合併抗敵,李小加不欲多談,僅稱港交所不會排除任何選擇,並將繼續與不同交易所維持或建立合作關係,但相信港交所目前仍靠自然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