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派錢激起社會分化,有學者分析,這與「一國兩制」中「兩制」的獨特性逐漸消失有關,香港人在「一國」獨大的現實環境下,有感被內地同化,昔日的香港人優越感和自信心不斷下跌,加上近期內地人被視作來港炒高樓價、大購奶粉、當惡導遊破壞香港聲譽等,派錢因而激起部分人潛藏的「仇中」排外情緒。另有學者擔心,若本位主義發展至如外國的極端右翼,有可能令更多社會問題惡化。
建議政策按需要劃界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羅永生昨於Facebook寫道:「為什麼每人平均派錢不是福利改革而是惡毒的官方民粹主義招數?原因是派錢只問資格,不問需要,於是煽動起窮人鬥窮人,不亦樂乎。」羅永生接受訪問時表示,美國、歐洲等經濟發達國家地區,多年來有排斥新移民現象,「香港一向寬容,因我們上一代都是新移民。為什麼今次會有強烈反彈?這與一國兩制中的『兩制』收縮有關」。
他認為,今次派錢,把香港人心中的不安全感和排外心態浮面,政府日後制訂福利政策,必須按人的基本需要和社會公義原則區分,而非以身分來劃界。
憂變極端右翼惡化問題
今次提出反對新移民言論的包括不少年輕網民,科大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分析,年輕人可能有感公共資源分薄,憂慮競爭,故提出激進言論;即使是沒受威脅者,但也從內地人來港炒樓買奶粉致短缺等事件看到「香港人與內地人的價值觀有明顯不同」,激起他們捍衛本土價值的決心。
成名擔心,若香港本位主義發展至如外國的極端右翼,可能會激化更多社會問題,例如貧富懸殊惡化,窮的新移民沒有向上流動機會、社會充斥歧視等。他批評政府派錢製造更多問題,建議當局盡快訂立長遠政策,協助包括新移民在內的基層融入生活。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