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股隔晚升了過百點,刺激港股昨天高開。但高開之後有點腳軟,恒指收市升98點,期指亦轉低水50點。明天就是互聯網世界呼籲沙特阿拉伯什葉派人民起來抗爭的「憤怒日」,無論是紐約期油、布蘭特期油、又或者是金價,在昨天下午4時之後齊轉跌為升。未來兩天市况,大家還是宜扣緊安全帶。
大家知道筆者一直相信沙特不至於「爆大鑊」,主要是因為國民普遍較富裕,但市場情緒始終難料。有外電報道沙特已派軍隊進城部署。沙特跟鄰國巴林一樣,由遜尼派掌權,分別是遜尼派在沙特佔人口大多數,不像巴林那樣佔少數。什葉派發起抗爭會否成氣候,明天便知曉。
內銀股開始炒業績
沙特早前拍心口承諾增加產量,每天增產70萬桶。但高盛昨天忽然又說,沙特一直在產量上「報細數」,每天報細了50萬至100萬桶,即是沙特的後備產能沒有向外公布那麼大。這些消息令油價從低位回升2美元。短期來說,油價還是會觸動股市神經,但筆者的策略沒變,就是每次油價觸發的跌市,都是趁低吸納的良機。
昨天內銀股相當搶鏡,九行全線上升。筆者在上月17日提出中資金融股轉強,而從恒生中資金融股指數對恒指的比例可見,中資金融股在過去個多月確跑贏恒指,現在仍處於低於平均線1個標準差的水平【圖表1】,筆者估計短期內中資金融股仍有機會跑贏。
內銀股集中在3月下旬公布業績。去年第4季貸款增長仍然強勁、壞帳率按季下降、及淨息差在加息之下亦按季擴闊,所以今次公布的業績仍會相當理想。
昨天市場亦傳出明天公布的2月CPI(消費物價指數)會「開細」,按年增長可能會低於4.4%,較1月的4.9%為低,大大減輕了中央再出手調控的需要。而且筆者早前已說過,中央目前首要任務是維穩,多於遏通脹,未來一個月會出現政策真空期。
早前有報道指中央撤銷對40多家金融機構實施的差別性存款準備金率。雖然外界不知所指的金融機構是甚麼,但加準備金打擊最大的是貸存比率偏高的銀行。所以,當吹起「放寬調控」之風時,貸存比率較高的中小型銀行會較受惠。中信行(0998)及民生銀行(1988)兩者的貸存比率都接近75%,今年預測市帳率均低於1.3倍,可以買入博短期內跑贏同業。
國泰(0293)昨天公布去年賺140億元,為香港爭光,成為全球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去年業績較市場預期賺125億元為佳。在扣除出售港機(0044)股權而有的特殊收益之後,粗略計算,國泰現價的歷史市盈率只有6.2倍,確低得有點不合理,短期內有機會再升一至兩成。
國泰宜趁今次升浪沽出
分析國泰,要對油價作出假設,因為國泰只會替三成的用油作對冲。若中東「爆大鑊」,油價衝上每桶150美元以上,國泰肯定會遭殃。但若油價只按歐美步入復蘇的經濟邏輯上升,對國泰應不致構成威脅。國泰業績說美國公司在航空支出方面仍未返回海嘯前的水平,若美國經濟向好,北美航線頭等及商務艙的收益可進一步提高。
但從往績可見,國泰股價拔足狂奔的日子,往往是在經濟剛由低谷步入復蘇的階段。附圖【圖表2】可見在2003年SARS之後至2004年中,國泰市帳率急升,遠遠拋離同期恒指市帳率的升幅。但踏入復蘇中期之後,市場不願意再給與國泰更高的估值,由04年中至06年中,整整兩年時間,恒指市帳率繼續穩步升,而國泰則在下跌,即在這兩年國泰跑輸大市。
所以筆者認為短線買國泰,可能仍有上升空間,但中線來說,持有價值一般,趁今次業績的升浪沽出換馬,可能更划算。
撰文:江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