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5年後城市人人居有其所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0日 05:59
2011年03月10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昨日透露,今年內地保障房工程的目標及開支,將斥資約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開工興建1000萬套保障房,讓中低收入家庭「居有其所」。政府並打算以補助或貼息等優惠政策,向社會企業融資8000億元。齊驥強調,大量保障房不會對商品樓市場造成影響,因為受惠於保障房的家庭,一般沒有在市場買樓和租房的能力。

齊驥在記者會上表示,透過新建各類保障房和棚戶改造,到「十二五」規劃末期將共有3600萬套保障房建成,佔全國家庭住房比例的20%以上。他引述最近國家統計局一個抽樣調查顯示,89%的內地城市居民擁有自己住房,依此推算,解決餘下11%的居民住房問題,3600萬套保障房綽綽有餘。

保障房供應或超商品房

據住建部早前公布,繼去年動工興建590萬套保障房後,今年的動工指標是1000萬套,並要求有500多萬套保障房於年內建成。齊驥指出,以每個單位100平方米(約合1070方呎)計算,去年商品房(私人樓)共銷售900萬套,假設其銷量不變,則今年有望首次出現保障房供應超過商品房。他也認為,大規模建設保障房的房屋政策不會影響地產市場,因為適合保障房的家庭本來就沒能力於房地產市場中置業,才需要政府提供基本保障,「我想對於市場來講,應該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然而,大量的保障房興建背後是龐大資金壓力。齊驥稱,今年建1000萬套保障房,便要花1.3萬億元,其中5000億元將由政府承擔,除中央撥款1000多億元外,地方政府要將最少10%的賣地淨收益及公積金收益用於保障房建設。

稱不影響地產市場

餘下約8000億元資金,齊驥稱約有3400億左右會由棚戶區改造涉及的工礦企業和保障對象籌集,另外約5000億是向社會融資。他透露,住建部很快會制定金融機構支持保障房建設的中長期貸款政策,透過政府補助、注入資本金或貼息,再透過銀行貸款來提高融資能力。在政府優惠政策下,齊驥相信資金壓力可以解決。

對比起大手筆的保障房建設,地產樓市調控方面,齊驥只強調會從增加供應、地方限購令壓抑投機需求以及加強監督和問責調控不力的地方官員着手。但他表示,暫時未考慮將限購令擴展到港澳台人士,仍按現有規定(限外令)來執行,即境外人士限買一套房。

劉洪慶、陳小強、陳子凌、鄧亮、鍾沛權、何曉勤、王艷喆、高明珠、林迎 -- 北京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