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期介紹的香港原創皮具品牌Ah Moon,在中環開設樓上舖和寫字樓,在內地設廠,又曾參加日本的時裝表演,並每年參加貿易展。不過,若沒有這樣的資本,也未必不能成事。像今期介紹的C+ Leather創辦人,僅用了幾萬元創業,租用工廈單位,一樣有自己品牌的產品和工作坊,上月的生意還多到幾乎應接不暇!
葉綠葆以往打理家族的貿易生意。去年初,因為感到有點悶,想自創另一盤生意,而向家人請辭。就在休息期間,阿葆從一些日本網頁上的相片自學製造皮革產品(在日本雅虎以「皮革」搜尋即可),花了兩星期完成第一個手袋。自此更玩上癮,用了半年來全職自學和練習,親手造了幾十件產品,包括各式手袋、銀包、散紙包、相機袋、手機套、卡片套等。
由於朋友紛紛求教,去年中,阿葆便索性租下一個廠廈單位,購入二手枱櫈、幾套基本工具和6000元皮料便開張。
看網頁自學半年 僅數萬開業
阿葆將公司名改成C+ Leather Workshop(www.cplusleather.com),令人聯想到「私家皮革工作坊」,加深印象,又易於傳播。她還將自製產品的相片放上該公司的網頁和facebook專頁,一星期內,已有網友報讀其課程。
之後,她又再將學員的完成品和上課時的相片不斷放上網頁和facebook專頁,既可滿足學員的分享心理,又可作為樣辦宣傳,一舉兩得。至今,已有千多張相片上網。由於有辦為證,大大加強其他瀏覽者報讀的信心。
學員的口碑在網上相傳,加上阿葆又擁有網頁設計底子,因此,當網友在搜尋引擎以Leather Workshop或「皮革課程」進行搜尋時,C+的網頁經常都排在首位。但更重要的,是C+的皮具製作課程給予學員很大的選擇權,和市面上的有相當分別。
網站facebook宣傳 漸建口碑
阿葆表示,市面的皮具製作課程大多是教授全班學員製作同一款式的產品,甚至一張張皮也裁好了,有固定的材料包,只是教學員將部件縫合。但她的課程卻有如半度身訂做,除了規限了產品的種類(如第四級課程全部造銀包,第五級課程全部造手袋),其他的任君選擇,包括皮料、顏色、產品款式、蠟線、配件等。學員可以從網上的大量相片選擇自己喜歡的那一款,或者將某一款稍加修改,預先和阿葆溝通。
課程半度身訂做 自由度高
很多人都覺得,要找到一件百分百合心水的皮具產品,是很困難的。例如,可能喜歡某產品的外形,但卻不是十分滿意其大小或內部間隔(如間隔多少,是否包括散紙包等)。又或者,喜歡某產品的設計,但卻沒有心水的皮料或顏色。
阿葆亦有同感,當初正是因為買不到合心水的手袋,而萌生DIY的念頭。所以,她開班時,便以這種「半度身訂做」的特性作為賣點。她還提供30多款不同厚度、顏色和花紋的皮料,以及20多種顏色的蠟線,以方便配襯。
她按皮具產品的種類、用料量、時間及難度,將課程分成5級,需時4至12小時,收費400至1400元。現時最受歡迎的是造銀包,難度屬第4級。為了增強吸引力,大部分課程都在一日內上完,以「一堂過包完成自家作品」作招徠。若有些學員需要超時才能完成產品,阿葆亦會陪她們「開OT」。
《皮革達人系列之二》
撰文:薛偉傑 攝影:陳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