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綜援戶租津不夠交租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0日 05:59
2011年03月10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樓市熾熱連帶住宅租金上揚,租住板間房或劏房套房的綜援戶不能倖免,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透露,現時有逾五成租住私樓的綜援戶,收到的綜援租金津貼低過他們的月租負擔,在食品通脹環境下雪上加霜。

關愛基金擬設補貼

張建宗在立法會回答議員質詢時形容,不少綜援戶集中在深水埗等地租樓,在供求關係下,自然令租金昂貴。若租金指數12個月移動平均數的升勢持續,政府會在下半年調升租金津貼最高金額,而關愛基金都建議針對住在板間房、套房的綜援戶提供一次過現金補貼,「我們有一連串措施,不是漠不關心」。

對上一次調整租金津貼最高金額是在2003年6月,當時根據01年4月至02年3月的租金指數移動平均數作出調整,其後政府一直把金額凍結,但去年底有關指數已回復至03年所參考的水平。現時一人綜援戶最高租津為1265元,二人綜援戶為2550元。

多名議員質疑政府現時調整津貼所採用的數據出問題,不反映現况,要求政府檢討。社福界代表議員張國柱稱,由05年至今板間房和套房的租金大升,呎租現在已達到30多元,政府應改變以租金指數12個月移動平均數的計法,改為分區針對板間房等進行租金升幅評估。職工盟李卓人亦指政府應採用小型樓宇租金急升數據,去調整租金津貼。

張建宗:另設指數不可行

張建宗則強調現行機制行之有效,不會調整,而政府內部曾探討過是否針對板間房、套房等做一套指數,但經研究後認為不可行,因這類指數會波動得很大。

港大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稱,政府以甲類消費物價指數12個月移動平均數為基礎調整租金津貼,並未能反映板間房、套房等小型單位的租金升幅,故政府應針對這些單位的租金變幅制訂指數,向這些綜援戶提供額外的針對性補貼。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