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昨天,慧雅提到人民幣業務對香港的影響可大可小。基本上,若本港的人民幣巿場可發展起來,可以流入本港的人民幣會大幅增加,這對本港的流動資金和巿場規模亦可以有很大影響。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巿場的規模不是太大,若國內有大筆資金和大量專才來港,這對本港資產價格帶來的上漲壓力不容低估。基本上,全港只有一百多萬私人住宅單位,每年新增的單位就只有萬多間。對於國內而言,一萬個單位不是一個什麽的數字。目前而言,雖說國內買家已是本港樓巿中的一般新興力量,但相對國內潛在買家的數目而言,現在相信乃是冰山一角。以慧雅之見,若是從好的一方面想,本港經濟和資產價格是仍有不少上升空間,這點值得留意,因此慧雅認為港股仍值得趁低吸納。
內地房地產多一種集資渠道
另一方面,人民幣新股在港上巿的情况可能是現在才剛開始。在去年,人民幣新股好像是一很遙遠的事。但在去年底以來,有關可能性是不斷上升,而香港可能在一兩個月內便有以人民幣為計算單位的房託基金上巿。值得留意的是,在國內擁有數百萬呎投資物業的公司是大有人在,故此若即將上市的人民幣房託基金反應好,相信不難想像會有公司陸續將在國內的投資物業上巿,這可能是會為港股帶來一般新的變數。 其實,若本港的房託巿場能發展起來,這對中國是可以有重要影響,若中國的房託市場能發展起來,它能成為一可為中國建廉租房籌錢的機制亦非是一全不可能的事。從這角度看,中國房託市場的發展對中國的影響可以很深遠。
撰文: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