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單身30歲以下申公屋零上樓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1日 21:59
2011年03月11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現時公屋輪候冊有2.6萬名單身的30歲以下年輕申請人,其中2萬人更是未畢業的大專生;但房委會紀錄顯示,30歲以下的單身人士,過去從未獲得一次上樓機會,即使30至39歲的申請人,也平均要等3.6年才可以獲配單位。多名委員認為,應增加現時每年2000個的配額單位,以及針對幫助住板間房或籠屋的非長者單身申請者。

免變富戶 公屋子女未工作先申請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下周二將討論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公屋的計分制度。根據房委會文件,現時6萬多名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者中,約2萬是學生身分。香港青年智庫政策研究部副部長林匡正形容,很多大學生未畢業先申請公屋,其中一個原因,是現時的公屋富戶政策,往往令公屋住戶子女在工作前先申請公屋,以免家庭變成富戶。

文件顯示了多項有關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者的數據,例如顯示逾半申請者住在私樓。現時,非長者單身人士平均輪候時間是2.3年,然而當分拆不同年齡層,即發現過去4年,30歲以下的年輕單身申請人,因為未儲夠分數,一次獲配單位的機會都沒有。房屋署消息人士說,在計分制下,年輕單身申請人在輪候時,已因入息增加或家庭狀况變化,跌出輪候冊。

至於30至39歲群組,平均獲配單位的時間是3.6年,40至49歲也只稍為改善至3.4年;到了50歲或以上,才縮減至1.7年。

房委會委員李華明、林翠蓮和楊倩紅認為,政府應增加現時專門配予非長者單身人士的2000個單位。楊倩紅說,可將配額單位增至3000個。

房委成員﹕應增配額 增建單身屋

李華明則認為,政府應針對居住板間房、籠屋的申請人加分,讓他們盡快上樓,改善居住環境。林翠蓮認為,政府應盡快推出置安心單位,讓年輕人有另一條出路。

林匡正表示,房屋署提高公屋申請人的入息上限,令更多年輕人符合資格,但沒有增加單身人士的單位配額,對年輕人沒幫助。他認為,政府應增加配額單位,並專門興建單身人士公屋。

房委會於05年就非長者一人申請者輪候公屋設計分制,讓較年長申請者獲優先配屋。計分制下,18歲申請人只有0分,19歲獲3分,20歲6分,每一歲加3分,餘此類推,直至59歲獲123分為止。每輪候多等一個月又可多得1分,累積逾多分,上樓機會愈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