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書價拋離通脹 教局無力促減價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1日 05:59
2011年03月11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教科書自2004年開始不斷加價,7年來累積加幅達24%,但同期累積通脹僅7.6%,書價大幅跑贏通脹2倍。但教育局自2008年成立小組爭取書商減價,兩年來只能將書價加幅壓至低於通脹。

只能將加幅壓至低於通脹

消委會數字顯示,自2004年開始經濟步出低谷,雖然仍然通縮,但中小學課本已率先加價,每年加幅均高於通脹。到2008年的中小學課本加價達高峰,分別按年上升7.4%及6.6%,較3.4%通脹率高3個百分點。

教育局2008年10月成立小組,積極要求書商分拆教材定價,減低課本售價,才使教科書加幅低於通脹,不過仍無法實現減價。

有書商透露,課本成本升幅高於通脹,除一般紙價和人力成本上升外,另一主因是新高中課程落實,使書商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發新教材,另外新高中科目繁多,個別選修科少學生購買書籍,書商已「蝕大本」,直言「要賺回成本,不加價可怎樣?」

另有出版商直言「以往教師用書和教材免費,我們拿版權才這麼容易,日後分拆出售,版權又要重新申請,可能一張新聞相已幾百元,價格難以想像,學校又已有部分免費教材,我們怎會有市場?」

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說,政府有責任向公眾交代,落實課本和教材分拆出售後,預期教科書的減價幅度,「以免書商借故不減價」。他建議日後分拆課本和教材後,教育局應以專款專用、實報實銷的方式,向學校額外提供款項購買教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