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認為匯率不是央行應對通脹主要政策工具。言下之意當局不會因為CPI高企而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
周小川還強調,雖然匯率變動會影響通脹,但是中國作為一個規模龐大的經濟體,管理通貨膨脹的各項措施中,並不會特別側重匯率這項工具。他重申,央行會堅持用漸進的方法來推行匯率改革。
仍須收緊銀根 控流動性
周小川昨日於人大政協兩會間隙,率一眾央行官員舉行記者會。被問及會否進一步收緊銀根,周小川坦言,收縮市場上過多的流動性現在肯定還是需要用的,且央行會繼續使用管理流動性的各項工具,包括存款準備金率及利率。不過他未正面回應會如何使用上述兩項工具。
「存款準備金主要是調節整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總量,基礎貨幣的擴張如果處於常態、可控的狀態,就不必更多地依靠存款準備金率進行調節」,周小川表示,「但有時候,基礎貨幣的擴張不在控制範圍內,就會產生吸收流動性的要求,而不是說流動性的管理會替代其他工具」。
負利率短暫 中期會回復正數
被問及通脹高企造成負利率,周小川回應稱,利率變化可能不如CPI指數變化那麼快,有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實際負利率。但中期範圍內,央行向來都能確保存款會獲得實際正利率。對於剛公布的2月份CPI,他認為,雖然還是在高位運行,但通脹預期目前大體處於持平的狀况。他提醒市場,金融危機以來CPI大幅度變動,所以比較按年升幅時,要考慮基數的影響。
指銀行資金緊張屬正常
對於有記者提及有銀行資金緊張,周小川直言,對此感到正常,正好反映貨幣政策落到了實處。「今年既然是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轉為穩健,肯定會感到資金流動性比去年緊,這也是貨幣政策想要達到的目的」。
他指出,貨幣政策轉向穩健的意圖,也是希望減少新項目投資。「只要少上一些新項目,你手中(銀行業)的資金仍然可以支持正常的生產、消費、出口,這些需求你都可以去滿足」。他相信,企業感到融資困難,主要是「有些機構(銀行),可能仍對新項目的融資、對大項目非常感興趣,在那些領域花了很多錢,結果其他的客戶因此借不到錢」。
(明報記者鄧亮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