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唱反調:棄核「因噎廢食」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18日 07:59
2011年03月18日 07: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國務院決定調整中國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暫停審批新核電項目之後才一天,內地官方輿論已出現反對聲音,官方新華社和隸屬廣電總局的國際在線,昨日分別引述專家指因日本核電而放棄發展核電是「因噎廢食」,「實非理智之舉」。廣東省發改委能源局長張祖林昨日亦表示,廣東未來將落成的多座核電站會以安全第一,對香港不會有問題。

總理溫家寶前日召集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全國核設施進行全面安檢,同時抓緊編制核安全規劃,調整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在核安全規劃批准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

稱核電站抗震力勝日

新華社昨日以《中國專家:不必因噎廢食放棄核電》為題引述有關專家表示,核電仍然是安全、清潔、經濟的能源方式,不必因福島核事故放棄發展核電,但應在安全方面更加注意。中國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柴國旱認為,地震導致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的說法並不準確,對核電站造成致命打擊的應當是地震引發的海嘯。對於中國核電站是否能抵擋地震、海嘯的風險問題柴國旱表示不用擔心。

海島礁石環繞 海嘯危險低

柴國旱並稱,中國核電站的設計抗震能力為能承受的地震強度高於福島核電站,由於設計的保守性,實際的抗震能力更高。同時,中國沿海大陸架較寬,又有許多海島礁石環繞,客觀上會減少海嘯危險,因此即使遇到海嘯,也不會造成明顯影響。

中國核工業集團研究員陳竹舟說,與日本福島核電站技術相比,中國已建和在建的核電技術更加成熟,安全性能更高。中國沿海建設的核電站為二代半和第三代核電技術,不存在啟用備用電源帶動冷卻水循環散熱。

核電機會遠大於風險

國際在線也引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顧忠茂稱,因為福島核事故而放棄發展核電「實非理智之舉」,全球需要穩定的能源供給,需要應對氣候變化,在這些方面,核電提供的機會遠大於它帶來的風險。各國應該在提高核能安全性方面更加努力。

另一方面,廣東省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張祖林表示,全國的核電建設均由國家批核,廣東省必須要按照國家規劃,把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至於廣東未來多座新落成核電站,會否對香港構成潛在危險,張祖林表示,國家的核電建設會把安全放在首位,相信對香港不會有問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