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東省將在5年內建成珠江三角洲地震預警系統,力爭在地震波到達珠江三角洲前的10至20秒發出警報,使普通民眾可及時疏散和躲避,同時為政府及時採取應對和救援措施贏得時間。而粵西雲浮市前日(18日)發生1.9級地震惹來虛驚,大批學生一度到操場暫避。當局指出,廣東省近期不會發生破壞性地震。
《信息時報》引述廣東省地震局副局長呂金水表示,廣東是華南地區地震相對多發、災害相對嚴重的省份。近百年來廣東已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10次,造成重大的災害。其中,1918年南澳縣7.1級地震,「民眾傷亡十之八九,城鎮一片廢墟」。 1969年陽江6.4級地震也造成了數百人傷亡,倒塌房屋數萬間。
5年內建成 5分鐘報烈度
「地震預報分長期預報、中期預報、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呂金水說,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是世界科技難題。他透露,「十二五」期間,廣東將建設全省地震烈度速報網,重點是在沿海佈設約300個地震烈度測報台,5分鐘內完成地震烈度速報,提供烈度影響分佈圖,為應急救援、建築抗震設計提供依據。
同時建設珠三角地震預警系統,即在外圍發生強震時,地震波到達珠江三角洲前的10至20秒發出警報,為高鐵、電站、供電、煤氣系統等設施緊急處置提供預警信息,使政府部門可及時採取應對和救援措施。
呂金水指廣東省目前初步建立了地震海嘯監測預警系統,對發生在南海的強震會否引發海嘯作出判斷,並向省政府上報和通報省海洋與漁業局。地震預警系統是可迅速偵測地震並藉預估震災區發布警訊,大地震發生後,爭取地震能量傳遞的短短數秒乃至數十秒的時間,對重要公共設施(如地鐵、高鐵等)發出警訊。預警時間長短依震中至預警地區之距離遠近而定,距離較遠地區功效較顯著。
廣東省21個地級城市都正在規劃、建設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全省已建成58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廣州市一般工業、民用建築,都是按防禦7級地震的要求來設計的,「如果所有建築都能按照這個標準建設,施工質量合格,一般的工業、民用建築可以抗禦7級左右的地震」。呂金水說,「但部分村鎮、鄉村居民自建房的抗震設防管理還比較薄弱」。
雲浮1.9級地震引發恐慌
據廣東省地震台網測定,3月18日上午9時38分,雲浮市發生1.9級地震,城區部分地方有震感,地震一度引發市民恐慌,不少學校疏散學生到操場暫避,這次地震未有損毁報告,省地震局稱,近期當地不會有破壞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