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廣東的謠「鹽」事件來勢汹汹,一日後就變成退貨不遂的糾紛。廣東省處理整個核輻射恐慌,本來頗為主動,但卻敗於「盲搶鹽」,關鍵是國民對政府的信任還不足夠,目下可以做的是從居民委員會開始。
廣東省應急辦在上周二(15日)傍晚就給所有手機用戶發短訊,說日本核泄漏對廣東不會造成影響,主動積極,釋除民間的一些疑慮。發生搶鹽後,周四(17日)傍晚又發短訊,說食鹽供應充足,市民無需恐慌,也警告哄抬物價者將受懲罰。不能說當局掉以輕心,只能說事情變化太快,官員的腦袋追不上網速而已。
網絡崛起 居委會遭冷落
與此相關的是最近居委會換屆選舉,本來居委會是政府的基層單位,有政府耳朵和眼睛的作用,過去無網路與手機,市面上發生什麽異常情况,居委會的阿嬸會第一時間向政府報告,政府發布什麽重大政策,也靠阿嬸去宣傳,公安局要抓大賊,也是靠人民力量的天羅地網。而今居委會遭冷落了。
廣州一個普普通通的黃花崗居委會選舉,由於有一名大學校長參與,被鬧得沸沸揚揚,但重點都在於一個相當於廳級官員,到居委會是否「屈尊」,但討論卻忽視了居委會對政府管治的作用。
居委會作用回光返照是SARS期間「嚴防死守」外來人員,但其實,接觸基層市民最直接的是居委會,政府要準確把握民情,最能夠依賴的也是居委會,報告謠言與制止謠言蔓延,居委會也有重要的作用。
阮紀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