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職業司機﹕塞車便吸毒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20日 05:59
2011年03月20日 05:59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吸毒駕駛(毒駕)情况嚴重,去年被捕個案便有84宗,遠高於前兩年的11宗和4宗,有人相信「治亂世」要「用重典」,政府亦建議加重刑罰,但對於那些即使在開車時都會「癮起」、需要「上電」的司機,加強刑罰是否就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卻是疑問。「一塞車,(車龍)動也不動,便想索(K),即使只有1分鐘數分鐘也索,心理上會覺得(車龍前進)快一點」。有毒駕經驗的職業司機「阿震」,道出其毒駕問題的核心——苦悶。

根據禁毒處數字,去年呈報的吸毒人數雖有緩和,但仍約1.24萬人,而氯胺酮(俗稱「K仔」)為眾多危害精神毒品中最多人吸食。社工說,吸毒青年不少屬輟學後從事低收入工作的一群,生活中尋不到出路,一旦遇上難關,K仔便成為他們的「逃避之門」。所謂難關,其實只是來自生活中的沉悶和孤單。

不等藥力退散便駕車

年約30歲的阿震(化名),大約18歲時到的士高玩,初次接觸毒品,但當時並無上癮,直至當上跟車送貨員和貨車司機,才開始頻密吸食。他說,幾乎全部認識的同行都有索K,「排隊入倉(送貨)不知排多久……送完貨、成身汗覺得辛苦,又拿出來索」。起初,他會待藥力稍退散才駕車,但膽愈來愈大,在塞車的空檔也索K,屯門公路、過海隧道出入口等更是熱點,「一塞車,(車龍)動也不動,便想索,只有1分鐘數分鐘也索,心理上覺得(車龍前進)快一點」。

感健康受損求戒毒

最嚴重階段,他每天索K逾14克,花費2萬至3萬元,但即使節衣縮食、向朋友借錢也堅持索K。他很幸運,從來沒出遇過意外,但心底明白毒駕危險,同時又以為自己可以一直僥倖下去,「(藥力)快散嘛,半個小時,覺得自己掌握得到」。直至約半年前,約5呎7吋高的他,體重降至90磅,又出現尿頻、胃痛,終於決定到戒毒中心求助,為了遠離跟他一起索K的同事朋友,更決心轉到另一家運輸公司工作。

煩悶驅使年輕人索K,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蕭敏康引述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吸毒者表示索K後會產生身體飄浮的感覺,出現「自由」的錯覺。他說,不少濫藥者反映,本身已面對來自家庭、愛情、人際關係和工作等情緒和壓力問題,他們吸毒時會感到刺激,暫停吸毒便會再出現抑鬱情緒,亦因此令他們離不開毒品。他同時憂慮,部分吸毒者戒毒後即使轉換電話號碼、搬家、不再在同一地區出沒,但多年建立的網絡頓失,亦會因孤單而再吸毒。

香港電台今晚7時半於亞視播放《毒海浮生》,探討年輕人索K現象。

明報記者 袁柏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